朱椿燕,女,汉族,中共党员,现任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2021年7月至今入校任辅导员,并承担《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课程教学。

时光荏苒,我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已经两年多了。随着辅导员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深刻体会到了辅导员工作的酸、甜、苦、辣,渐渐地我竟有些疑惑:辅导员工作是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吗?带着这个疑惑,我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深入思考,并在工作中进行探索和实践,有一些感悟、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相互尊重,把握尺度
学校学生均为00后,00后学生的特点: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渴望认可,被需求感强烈。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尊重学生人格,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关心学生学习的点滴进步。辅导员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独立个体,给予学生被尊重的感觉,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激励他们发奋。学生和辅导员要相互尊重,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相互尊重是前提,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才能形成一种凝聚力。我从学生到老师,从校园到校园,从我的青春走向他们的青春,因为年龄相仿,会自带亲近感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话题进行沟通交流,也能更好的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但是亲近感有时也如一把双刃剑,有些时候会给学生带来“老师好说话”、“辅导员能理解”的错误观念,这就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要把握好尺度,更要明白成为一名好老师,不是有求必应,而是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正确的处理事情,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真正的亦师亦友并不代表毫无原则,红线,不可触碰和逾越,工作纪律、作风、道德底线是不能违背的。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让学生从心底里信任我们和尊重我们。
二、改变方式,开拓思路
遇到问题时要辩证的对待,遇到学生问题时更不要先入为主,要给学生“辩护”的权利。一个辅导员往往都带着很多学生,平常需要处理的也有很多事情,同时我们在工作当中也不可能事事都了解的全面属实,甚至还会带上主观色彩,如果长期都以自己的经验判断事务的对错,那么肯定会在工作中导致学生受委屈,自己还受气,同样学生对自己的信任也面临着危机。提升开放的民主意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信任,还能使学生敢于交流、乐于交流,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如果单纯以老师威严去管理学生,只凭个人经验爱好去处理事情,只会让自己平常工作更加武断,在表面看来这样是辅导员身为老师的威严,但实际上这样只会让学生心里和你隔着一层,并引发学生强烈不满,从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但是民主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代表我们在平常学生管理过程中完全放手,所有事情都让学生自主处理,而是要善于利用学生干部,总结出适合相应班级的管理制度,给他们以引导确立简单便捷的工作方法,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为他们拨云见雾,提供解决思路,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辅导员的必要性,让学生从心底认识到,在学校内我们辅导员老师是可以依靠的。
三、学会赞扬,适当鼓励
让表扬和鼓励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主旋律。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学生也是一样,他们甚至更渴望被肯定,那么我们辅导员为什么要带着挑剔的眼光,而不是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呢?适当的给予肯定和鼓励,会给学生培养一种成就感,充满信心。同时高校辅导员教育来说,我们培育的是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勇于实现自我的人才。同时在于辅导员工作当中,我们又不能为了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和印象,从而过度纵容他们。我们要看准机会,瞅准时机,进行思想教育,用心去和学生交流,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其心理活动规律,进而更加贴近学生,使教育更好的融合到学生工作当中。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高校辅导员,首先要精准的把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是具有管理与教育的双重职能载体,更是集管理、教导、育人为一体的综合。
以上就是我对于辅导员工作的感悟和认识。我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从实际出发,热爱本职工作,做一名有底气、有温度、有魅力、有情怀的辅导员,努力带好自己的学生。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突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