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芝,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现任开云kaiyun官方网站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2023年10月至今入校任专职辅导员,并承担《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素养提升》《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等课程教学。

在大学这段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光里,大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探索者,更是心灵的织网者。然而,在追求梦想的征途中,心灵的疲惫与困惑亦如影随形。“0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追求个性化和自由,不愿意受到束缚和限制,如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致使大学生无法树立稳定的信仰,心理承受和抗压能力不足。作为辅导员,我们要成为心灵的守护者,与学生并肩携手,共筑心灵的温馨家园,让每一颗心灵都能在这片港湾中得以栖息。
一、以耳为舟,抵达心海的深处
在繁忙的学业与多彩的生活中,学生们往往背负着不为人知的压力与困惑。倾听,是我们开启他们心扉的第一把钥匙。这不仅仅意味着简单的听见,而是全心全意地理解、接纳与共鸣。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构建一个安全且开放的倾诉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此自由地袒露内心的困惑与烦恼。为此,我们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相关主题班会、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旨在引导学生正视心理问题,鼓励他们勇敢寻求帮助。倾听需要技巧与耐心。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学会运用同理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非评判性的态度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情绪都是合理的存在,值得被看见、被理解,而我们会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让每一次倾诉都成为一次心灵的释放与治愈。
二、以心为舵,驾驭情绪的波澜
在提供倾诉空间的同时,我们更应着重于培养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通过教授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技巧,让学生们学会在忙碌与压力中找到平衡,在挫折面前保持积极的心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与各类竞赛。在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们需要与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合作,这有助于他们学会理解他人、包容差异,学生们通过协作解决难题,这有利于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各类比赛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在比赛中,学生们需要承受压力、管理情绪,学会在紧张的氛围中保持冷静与专注。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变化,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三、以爱为帆,构建心灵的港湾
我们鼓励学生建立支持系统,无论是同学间的相互扶持,还是与家人的情感交流,都是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要完善班级心理预警机制,发挥学生骨干作用。我们构建了以班团干部为骨干、以宿舍为单位的信息反馈网络,培养好班级心理委员及宿舍心理联络员,保证第一时间能知晓班级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教育帮扶措施。其二,要加强家校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家校合作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双方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关注和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心理状况有异常的学生,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机制,保持定期的电话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及时交流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辅导进展,以便及时调整方案,提高心理辅导效果。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是我们辅导员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协调家长、依靠任课教师、班干、同学等各方面的力量,增强人文关怀,确保每位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得到及时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