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0日至17日,我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率全国青年文明号(电子科技协会)师生奔赴广西凤山县,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科技教育+文化服务+民生帮扶”三位一体模式,精准对接基层需求,通过五大板块行动助力乡村和基层发展,为当地群众带去实实在在的服务与温暖。
心灵护航:构筑乡村青少年心理“防护网”
7月11日上午,在凤山县中学,针对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团队精心打造了“心灵护航计划”。活动以“逆境之光”主题宣讲为开端,通过“动物模仿大赛”“情绪大爆炸”“烦恼气球爆破”等特色团体心理游戏,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情绪管理技巧。特别设立的“心灵树洞”信箱将持续为孩子们提供倾诉空间,建立长效心理支持机制。“很多孩子通过活动第一次意识到,面对心理困扰时不仅可以主动寻求帮助,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把消极情绪释放出去。”团队成员李永诺同学在活动后感慨道。




科技筑梦:播撒创新火种,激扬报国志向
下午,“科技爱国研学营”在凤山县中小学火热开启。实践团队立足“科技爱国”主题,通过精彩纷呈的宣讲和趣味问答,生动展现中国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辉煌成就,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技报国的种子。活动期间,团队不仅发放了50余份科技素养调研问卷,更精心设计“创客工坊”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动手组装智能机器人、智能小车、智能发泡机、智能台灯等科创小作品,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





惠民解忧:公益维修传技能服务暖人心
7月12日,实践团队深入凤山县思源街道思恩社区开展“维修下乡守初心,科技助农传真情”主题活动。在社区大会议室,师生们搭起“便民维修服务站”,为居民义务检修电饭煲、电风扇、电磁炉等家电30余件,并发放图文并茂的《安全用电手册》。“专家上门修电器,还教我们防触电方法,太贴心了!”社区居民韦阿姨连连称赞。团队创新开展“传帮带”式技能培训,通过“手把手教、点对点练”的方式,教授电路检测与故障排除实用技巧,切实提升居民自主维修能力。



推普连心:以语言为桥,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思恩社区,实践团队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纽带,精心组织“‘语’你同行”推普专项行动,通过学习帮扶和文化浸润等多维实践,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心连心,共谋发展、共创未来。团队深入社区开展入户调研,精准掌握居民语言使用需求,并创新采用“作业辅导+语言提升”双轨模式,为儿童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通过趣味语言游戏、规范表达训练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化解课业难题,又强化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让推普工作“润物细无声”。此次行动以语言为媒介搭建各族群交流桥梁,结合文化互动与教育支持,让民族团结意识扎根社区,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了青春力量。


情系乡村:专业检修除隐患,赠物关怀育希望
在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情暖乡村”关爱行动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一部分队员带着专业的工具,上门为居民仔细检查着老化的线路、检修家电。发现问题后,他们迅速行动,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认真与负责,只为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另一部分队员则将满满的关爱送到了孩子们的身边。他们精心准备了100余册课外图书和80多份学习文具。一本本图书,承载着知识的力量;一份份文具,蕴含着美好的期望。这些礼物就像一把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世界的大门。活动接近尾声时,村民们捧着焕然一新的家用电器,眉眼间满是感激。一位热情的老大哥自发号召在场乡亲,用淳朴的山歌表达对团队的赞誉与祝福:
“热心为民来服务那个哩莲花莲花啰!
手中掌握好技术啰哩莲花花哈莲花啰!
我们唱歌来感谢那个哩莲花莲花啰!
你们都有好前途啰哩莲花花哈莲花啰!”
悠扬的歌声宛如山涧清溪潺潺流淌,浸润着村民质朴而深厚的情谊!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凤山县媒体还作了新闻报道,凤山县文明办陆杭主任高度评价此次活动:“开云kaiyun官方网站师生用专业知识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
本次广西凤山县“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我院师生在科技教育、文化服务、民生帮扶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师生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责任与担当,为乡村和基层带去知识与温暖,为基层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也得到了当地媒体与领导的高度认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在实践中,青年学生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未来,学校会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不断拓展实践的广度与深度,推动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专业学习深度融合。期待广大青年学生能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为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书写更加精彩的青春华章。

一审一校丨覃伟纳
二审二校丨马子龙
三审三校丨林勇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