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开云kaiyun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青春扎根乡土 实践赋能振兴——现代商贸物流学院“三下乡”实践团纪实
时间:2025-08-04 17:48来源: 作者:谢晓雷、曹育菡

盛夏的平果,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一群“00后”职教学子的脚步。近日,开云kaiyun官方网站现代商贸物流学院“商贸先锋筑梦实践团”12名师生,深入百色平果市,围绕“产业调研、直播助农、非遗文化、普法宣传、红色教育”等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实地走访调研活动。这支“带着专业技能下田埂”的职教队伍,用课堂所学,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书写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青春答卷。

“以实为本”,直播间里的 “真实记录”册

“大家看这个阳光玫瑰,果粒像绿宝石一样透亮,咬一口脆甜多汁!”在太平镇袍烈村阳光玫瑰葡萄基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许桂阳对着镜头展示葡萄的特写。不同于“叫卖式”直播,这次实践更像一场“真实记录”,只见学生们架起手机,跟着农户学挑葡萄、测糖度,用镜头把葡萄的“好”展示给大众。

直播结束后,基地老板反复询问“怎么注册账号?怎么直播?小黄车是什么?”,表达着对电商技能的迫切需求。

离开基地,团队一行来到一派繁荣采摘景象的火龙果种植园,看着工人穿梭在棚架间,将成熟的火龙果从藤蔓上剪下,装进筐中,成员们跟着采摘工人一路了解火龙果的生长周期、采摘标准,用镜头捕捉农户采摘的细节和基地环境,将这些素材融入后续的助农宣传中。

“以法润乡”,村头巷尾的 “权益守护”课

袍烈村街头巷尾,同学们聚焦基层群众最关心的法律问题,化身“普法小讲师”,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为村民开展法律普及活动。通过图文并茂的“职教版”普法单页,通过案例讲解的形式,让原本枯燥的法律知识瞬间“活起来”。

谈及耕地保护,同学们语气格外严肃:“耕地是咱农民的‘饭碗田’,国家实行严格保护,谁都不能随便占用耕地建房,要是违法了,房子可能被拆,还得罚款呢!”讲解间隙,学生们还现场演示了“如何留存直播证据”,教村民们遇到交易纠纷时怎么保留聊天记录、订单信息等,方便日后纠纷处理。

“以劳润心”,玉米粒里的“职业认知”课

“阿姨,我们来帮您!等剥完我们再帮您抬到房顶晾去!”在布荣村三层岗李廷会旧居屋后,实践团成员们接过大娘手中的玉米,指尖在玉米棒上灵活翻飞,剥好的玉米粒散落在竹篓里,待剥完一筐,成员们合力将已脱粒的玉米棒搬运到晾晒点,再小心翼翼地将玉米粒抬上房顶铺开晾晒。

“这可不是单纯的体力付出,更是对学生的‘实践作业’。”团队指导老师曹育菡说道,“让学生参与农忙劳动,既是落实劳动教育的要求,也是为了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这些都是课堂知识在基层一线的‘鲜活教材’。”

“以镜为媒”,光影中为传统技艺“存档”记

“这是榜圩镇的古法红糖,采用古法技艺手工熬制,您看这深琥珀色的颜色,甜而不腻。”直播间,电商专业的许桂阳和谭小凤举着红糖块,对着镜头详细介绍。受季节限制,团队未能按原计划现场参与红糖和非遗芭蕉芋粉的制作,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对非遗与传统特产的宣传热情,他们用课堂上学的视频剪辑技巧,结合网络历史视频素材,做成短视频,用镜头记录传统技艺的温度。

此外,团队成员还结合平果老区红色革命文化底蕴,精心设计“初心粮包”包装方案,将老区革命故事、田园风光等元素融入其中,打造“桂字号”特色农产品子系列,让这一既承载风味,又传递红色记忆的产品走出平果,助力各类老区好物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以红铸魂”,景点间厚植职教 “担当”意

此次实践,团队将红色教育作为重要行程,深入平果老区的红色地标开展“沉浸式”参观学习。他们沿着邓小平当年走过的足迹徒步登山,重走红军路,体验全长1.89公里的“邓小平足迹之旅”,感受着革命先辈们的战斗生活;他们走进赵世同纪念馆,了解“草鞋专员”赵世同同志艰苦朴素、鞠躬尽瘁的生平事迹;他们在果化苏维埃人民政府旧址,认真聆听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轻手触摸那段不朽的历史传奇。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体现到身体力行上,落实到担当实干中。

乡村振兴,职教先行。当青年学子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践能力,当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我们有理由相信,职业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手中有技、心中有民”,这支“带着课本下田埂”的队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深刻内涵。

一审一校:谢晓雷

二审二校:张 琪

三       审:习 波

三       校:覃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