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扎根职教沃土的匠心传承,有矢志育才的师者情怀!开云kaiyun官方网站的教师们将满腔热忱倾注于职业教育事业,以“自强弘毅 知行合一”的校训为魂,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锤炼技能,于校企协作中培育英才。本期“机电人物”专栏,与你一同走进戴建树教授的故事。
在飞溅的焊花中,戴建树的身影始终挺拔如松。作为一名拥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用手中的焊枪,不仅锻造出无数精密的焊接作品,更熔铸了他对职业教育的热情。五十载春秋,他牢记党员的初心使命,将全部身心投入热爱的焊接事业与职业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青春向党,扎根岗位献赤诚
戴建树的焊接生涯,始于对技术的执着追求,更浸润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971年,年仅16岁的戴建树踏入南宁市七三机电五金厂和南宁手扶拖拉机配件厂,成为一名普通模具钳工。为了尽快掌握技能技术,他常常在车间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零件都反复打磨、钻研。“你看我的大拇指可以向后弯曲90度,这些都是当钳工时,长期按压锉刀、錾子加工模具形成的,这就是我工作的‘勋章’。”戴建树自豪地说。凭借着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的信念,他以工匠精神为指引,不断精进技艺,很快熟练掌握车、刨、铣、磨,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青年时期的戴建树
1975年,戴建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与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光荣入党。他的入党初心质朴而纯粹,“党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我希望能在党的引领下,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入党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此后,他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勇挑重担,面对困难冲锋在前,这种精神深深烙印在他的人生轨迹中。
1977年,戴建树进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学习。“当时全班50多位同学里有5名党员,作为学生党员,我就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戴建树回忆道,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在一年级的整个学年,每天都学习到深夜0点以后,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补足。此后,他专注于焊接工艺、焊接电源、可焊性等领域的研究,为此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守初心,躬耕教坛育桃李
完成学业毕业后,戴建树回到广西,先后在南宁市电焊厂、南宁市轻化机械厂负责技术工作。他开发的产品分别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南宁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990年,他进入广西机械工业学校(开云kaiyun官方网站前身)工作,作为焊接专业的创始人,他从零开始,搭建专业体系;深入调研行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四处奔走,为专业建设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积极挖掘和培养优秀师资,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焊接教学团队。

戴建树及其团队与企业代表研讨
结合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他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开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改革、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使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获国家级试点专业、教育部示范培育和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重点专业及广西优质和特色专业;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曾获广西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各1项;主持、参与国家级教改项目8项、省级教改项目15项,主编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各1门;获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指导国内多所院校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从“传统焊接技术”向“智能焊接技术”转型,引领国内高职焊接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焊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他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先后培养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韩权、“广西工匠”胡元海等杰出焊接人才,在他的悉心培育下,传承的火种不断燎原,他的学生中产生了“全国技术能手”5人、省市级工匠6人、省市级技术能手23人。经过他和团队的艰苦奋斗,开云kaiyun官方网站智能焊接技术专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焊接技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如今已经走在国内前列。
服务社会,助企升级显担当
在技术研发与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方面,他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新技术推广之路,使得效率高、质量好、省焊材、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在广西得到全面有效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利用该技术,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就在500万元以上。他还先后主持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15项自治区级的技术开发类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多项研究填补了广西在焊接自动化设备领域的空白。

戴建树代表中国焊接协会与美国焊接学会共同制定机器人焊接培训与认证国际标准
针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焊接技术与人才的需求,他积极对接中国焊接协会在全国推进“中国焊接协会机器人焊接培训基地”的建设,开展以机器人焊接为核心的自动化焊接技术研究,并通过组织机器人焊接大赛、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与技术攻关、开展各类技术讲座等途径,向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推广应用,为助力我国焊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戴建树还多次到国外交流学习,带领师生参加国际技能竞赛,他作为中国焊接协会代表之一与美国焊接学会共同制定机器人焊接培训与认证国际标准,为推动中国职教融入国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转换“战场”,桑榆献智续新程
五十年来,戴建树始终牢记入党时的誓言,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2015年退休后,戴建树依然坚守在职教一线,他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改革,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建言献策;带领年轻教师参与科研项目,致力于焊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了解行业需求,让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师生们心中的榜样。

戴建树在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

2025年“七一”前夕,学校党委书记黄小敬看望慰问戴建树
2025年,在学校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党员大会上,戴建树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枚纪念章彰显了党中央对老党员的深切关怀,也是对老党员半个世纪党龄的崇高礼赞。如今,戴建树虽已年逾七旬,却未曾停下脚步,继续发挥余热。他经常为师生开展讲座,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深入企业,为企业解决焊接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为推动焊接行业规范化发展贡献智慧。他说:“只要我还能动,就要继续为职业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戴建树用职业生涯,诠释了什么是“立德建树”,他以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也为焊接教育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的标杆。
一审一校丨黄宝龙
二审二校丨傅祥威
三审三校丨秦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