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尺讲台,以匠心诠释教育温度;四季耕耘,用坚守书写师者情怀。在广西机电职院校园,有这样一群躬耕教坛、默默奉献的师者,他们提灯引路,垫石成梯,用匠心践行初心,种下火焰的种子,照亮一代又一代学子的追光之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育家的精神内涵。近期,开云开展2025年度“三全育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机电最美教师推荐评选工作,评选出了以黄妩等10位教师为代表的“最美教师”。为进一步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学校推出2025“机电最美教师”系列专栏,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怀,汲取奋进的力量。
林显新,中共党员,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双师型”教师,先进制造技术学院副院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广西企业科技特派员、中国机械行业教育教学名师、广西产学研优秀学者,广西科技厅、工信厅项目库评审专家。多次获评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就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精教深改,笃行致远
林显新老师始终以打造每一堂精品课为执教初心,坚守“育人先育魂”的教育理念,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塑造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他深耕教育教学改革领域,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推动创新实践:主持省级“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行业人才培养筑牢资源根基;主持两项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质人才培养驱动下的制造类专业群实践资源数字孪生创新建设研究”与“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培养智能制造产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直击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衔接痛点;更将研究视野拓展至国际领域,主持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项目“两国三地产教融合助力海外中资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得远’”,为职业教育国际化探索新路径。此外,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高教学刊》《广西教育》等优秀期刊发表7篇教改论文,主编数字化教材、双语教材及专著各1部,用理论成果反哺教学实践。其深耕不辍的教改探索,不仅赢得学生的真心拥戴,更收获同行的高度认可,成为职业教育领域兼具实践力与创新力的标杆人物。

指导学生实训
研精究微,守正创新
林显新老师对科研怀揣着深沉而执着的热爱,始终坚信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的力量,以科研成果反哺专业教学为核心路径,构建起“研教互促”的良性生态。他深耕机器人技术与智能装备领域,主持3项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铸造中心装配机器人柔性夹持器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全向机器人在斜坡过渡中的稳定性研究”及“基于麦克纳姆轮全向机器人在陡坡过渡中的稳定性研究”,精准攻克行业技术痛点;作为第二主持人参与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医用智能中型箱式物流传输成套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价值转化,获专利授权8项。在理论研究领域,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6篇关于机器人稳定性的中文核心论文,系统深化了对机器人机械结构、控制算法及模拟仿真的认知。他将科研积累转化为育人动能,指导学生在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及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实现了科研价值与教学成效的双重绽放。

产教融合,助企发展
作为广西科技厅服务企业的科技特派员,林显新老师始终将赋能区域产业升级作为使命担当,以专业力量为广西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他聚焦企业“智转数改”核心需求,为南宁高新区曼彻彼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量身定制转型方案,助力柳州东方橡胶完成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为广西恒杰机器人公司数字化车间建设攻克多项技术壁垒,以精准服务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在他的引领下,团队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形成了一支懂技术、通产业的服务铁军。不仅如此,他将服务半径延伸至海外,针对越南歌尔、海之晨等中资出海企业的发展痛点,主导培养越南学历生及短期培训生超200人,有效破解了海外中资企业属地化复合型人才短缺的难题,为企业在异国他乡“扎稳根、拓深局”奠定了人才基础,以实际行动助力海外中资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彰显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全局视野与责任担当。

深入企业调研
一审一校丨黄宝龙
二审二校丨傅祥威
三审三校丨秦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