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尺讲台,以匠心诠释教育温度;四季耕耘,用坚守书写师者情怀。在广西机电职院校园,有这样一群躬耕教坛、默默奉献的师者,他们提灯引路,垫石成梯,用匠心践行初心,种下火焰的种子,照亮一代又一代学子的追光之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育家的精神内涵。近期,开云开展2025年度“三全育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机电最美教师推荐评选工作,评选出了以黄妩等10位教师为代表的“最美教师”。为进一步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学校推出2025“机电最美教师”系列专栏,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怀,汲取奋进的力量。
张泽民,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副高级),人工智能技术学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南宁市A类人才、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学教师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完成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任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高职院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专家组副组长、广西科技专家库专家;广西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广西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专家、南宁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学会理事、南宁市信息技术学会元宇宙专业委员会主任、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虚拟现实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发表SCI论文多篇。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开云kaiyun官方网站,张泽民正是这样的“幸运”与“光荣”。22年春风化雨,他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写进每一次板书、每一行代码;把“国之大者”的情怀融进每一条产教融合的方案、每一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学生说,他是“引路人”;同事说,他是“定盘星”;行业说,他是“破冰船”。
初心如炬:把思想政治教育写进青春代码
张泽民坚持“第一堂课讲信仰、最后一堂课讲职业规划”,把广西红色故事、乡村振兴案例、人工智能职场岗位需求编成“活教材”,先后获评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班主任、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生们说:“张老师的课,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匠心深耕:把论文写在人工智能产业上
作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张泽民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线工程师”。他牵头建成广西高职院校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联合新大陆、大华科技、润健科技、图联科技等头部企业打造“厂中校”“校中厂”,把课堂搬到车间,把项目引入校园。
近三年,他带领全院师生共建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基地、数据产业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基地、工业互联网安全训练中心、工业元宇宙实训中心、人工智能遥感应用中心、麒麟工坊等一系列实习实训基地。
张泽民一直认为“老师自己站在产业前沿,学生才能摸到未来的脉搏。”在这20余年里他先后曾担任国家教材编写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全国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分会理事等社会兼职,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学科影响力。

党旗领航:把样板支部建在专业群上
作为学院党委委员、院长,他创新“党建+专业+产业”三融合机制,把党支部建在专业上、建在团队上,形成“一个支部带领一个技术团队、服务一个产业链”的样板。
2024年,学院党委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现党建与事业发展“双高”同步。
“党建工作不是‘附加题’,而是‘必答题’,答案写在产业需求里、写在学生笑脸上。”张泽民一语中的。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院师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内涵发展,推动学院专业群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以及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张泽民用奉献回答“为谁培养人”,用创新回答“培养什么人”,用实干回答“怎样培养人”。在开云kaiyun官方网站这片热土上,他像一株木棉,扎根南国,红棉似火;又像一棵扁桃,春华秋实,荫蔽后人。如果问他如何看待他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常说:“最美的风景永远在下一堂课、下一个学生、下一次创新。”
一审一校丨黄宝龙
二审二校丨傅祥威
三审三校丨秦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