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尺讲台,以匠心诠释教育温度;四季耕耘,用坚守书写师者情怀。在广西机电职院校园,有这样一群躬耕教坛、默默奉献的师者,他们提灯引路,垫石成梯,用匠心践行初心,种下火焰的种子,照亮一代又一代学子的追光之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育家的精神内涵。近期,开云开展2025年度“三全育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机电最美教师推荐评选工作,评选出了以黄妩等10位教师为代表的“最美教师”。为进一步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学校推出2025“机电最美教师”系列专栏,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怀,汲取奋进的力量。
莫胜撼,中共党员,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带头人,教授,高级“双师型”教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员、广西职工技能大赛裁判长、广西焊接协会委员、广西政务信息化项目评审专家。多次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在都安职教中心帮扶期间获市、县两级“优秀教师”表彰。

深耕科研创新,践行制造强国使命
莫胜撼老师始终坚持以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与职业教育改革政策为指引,聚焦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应用转化。他秉持“科研扎根产业、服务区域发展”的理念,积极组建并带领科研团队,通过定期技术研讨、项目分工协作、校企联合攻关等方式,构建了高效协同的科研创新体系。团队围绕“基于激光视觉焊缝跟踪系统研发与应用”等课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调研需求,反复试验优化算法与机械结构,成功攻克了多传感器融合、高精度轨迹控制等技术难题,成果获广西科技成果认定,并广泛应用于本地制造业升级。在科研实践中,他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贯穿始终,主持多项科研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4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
推动科研成果与教学深度融合
莫胜撼老师高度重视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牵头将“激光视觉跟踪”“多机器人协同控制”等前沿技术成果系统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训项目开发中,重构了《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焊接自动化技术应用》等专业课程标准与内容。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真实项目的教学案例和实训模块,编写了多本融入新技术、新工艺的特色教材和实训指导书,极大提升了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这一系列科教融汇的扎实实践,有效推动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并作为主要成员荣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形成了“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助推科研”的良性循环。

坚持以赛促教,悉心指导培育工匠人才
莫胜撼老师深刻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国家职教理念,将技能竞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他研究大赛的技术规程和评分标准,并有计划地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与实训。在指导学生备赛过程中,他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采用“分层训练、重点突破、模拟实战”的指导策略,深入实训室手把手讲解技术要点、调试设备,常常与学生一起分析程序、优化方案,培养学生扎实的技术技能、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多年来,他倾注大量心血,指导学生斩获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项,为广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倾情教育帮扶,推动资源共享与乡村振兴
莫胜撼老师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组团式”帮扶号召,投身都安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援教工作。他深入教学一线调研,以“精准帮扶、务实增效”为原则,立足受援校实际,不仅承担多门专业课程教学、开展示范课和专题讲座,更通过“师徒结对”机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他所推动建设的“AI赋能实训室”,协调学校资源捐赠实训设备,显著改善都安职教中心的办学条件,体现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职教帮扶理念,为促进教育公平与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了坚实力量。

一审一校丨黄宝龙
二审二校丨傅祥威
三审三校丨秦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