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尺讲台,以匠心诠释教育温度;四季耕耘,用坚守书写师者情怀。在广西机电职院校园,有这样一群躬耕教坛、默默奉献的师者,他们提灯引路,垫石成梯,用匠心践行初心,种下火焰的种子,照亮一代又一代学子的追光之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育家的精神内涵。近期,开云开展2025年度“三全育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机电最美教师推荐评选工作,评选出了以黄妩等10位教师为代表的“最美教师”。为进一步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学校推出2025“机电最美教师”系列专栏,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怀,汲取奋进的力量。
宁锦峰,中共党员,讲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开云kaiyun官方网站思政课教师。入选“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支持计划,曾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比赛奖励20余项。指导学生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2部。

精研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上好思政课不易,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为讲好这门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他将讲台视为最重要的阵地,以学生的视角不断学习钻研,精进教学本领。这份热爱与责任,驱使他积极投身于各级各类教学能力比赛。他视每一次展示交流为检验自我、向同行取经的宝贵契机。无数个休息日的灯火通明,见证了他对一堂好课的执着追求。辛勤终有回报,自2021年入职以来,他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对理论的深刻把握,接连斩获重要奖项: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粤桂琼赣滇五省(区)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暨“精彩一课”比赛特等奖、广西高校建设“壮美广西”系列思政课“示范课堂”评选活动一等奖、广西高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堂一等奖、广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优秀微课比赛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余项。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教学设计无数次的推倒重来,是对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不懈探索。正是这份踏实钻研的韧劲,使他成功入选“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支持计划。

潜心钻研,为教学注入源头活水
课堂之外,宁锦峰深刻认识到,思政课教师不能止步于传授知识,更要做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研究者。他善于捕捉时代前沿和社会热点,围绕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方向,认真开展教改科研工作,以扎实研究支撑教学创新。他勤耕不辍,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3项。其理论文章《同向发力:共青团实践育人与思政课教学精准衔接》发表于《广西日报》理论版,并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此外,他还在《广西农学报》《高校辅导员》《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参编教材、专著2部。这些研究成果,源于他对教学实践的深度反思和对学生成长需求的深刻理解,也为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注入了源头活水。
用心用情,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在宁锦峰的理解中,教学的立身之本与科研的支撑力量,最终都要落脚于“育人”圆心。他认为,思政课的灵魂在于“唤醒”,而“唤醒”的关键,是师生间真诚地理解与心灵的联结。他深知职业院校青年学生充满活力与可塑性,也同样需要细致地陪伴与耐心地引导。课堂上,他努力打破理论与实践的隔阂,用身边的故事讲道理,用当下的热点启思考,用平等的讨论明是非,力求让党的创新理论变得可感可知,让学生“听得懂、有启发、愿实践”。课堂之下,他更是用心浇灌这份师生情谊。2023年,他指导组建学生团队,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在与学生们并肩同行的日子里,团队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全国一等奖。

从初执教鞭的青涩到如今的从容笃定,宁锦峰把自己深深扎根在思政教育的沃土上。他以匠心打磨课堂,用创新激活理论,用真心陪伴成长,让思政课成为照亮学生青春的“光”。
一审一校丨黄宝龙
二审二校丨傅祥威
三审三校丨秦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