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雷鹏:广西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出版独著著作2部,主持省部级课题8项。
产业发展不健康不均衡,甚至“产业空心化”,曾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留下经济增长乏力、竞争优势丧失等“切肤之痛”。产业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支撑经济增长、实现创新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西具有资源丰富、通江达海、毗邻东盟等强产业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寄予厚望:“必须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起势发展的关键阶段,广西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跑出加速度,正是破题关键。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不断攻克新技术、推出新产品,高端铝合金等材料已成功应用于运载火箭、大飞机、高速列车等众多领域,成功从传统产品转型为高端产品。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 供图
强产业发展不能偏废。强产业是一个系统性发展战略,需统筹兼顾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各类生产要素,实现产业链现代化、供应链稳定化、价值链高端化。强产业并非一味求新,蔗糖、铝业等传统产业仍是广西强产业的重要根基。近年来,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成功生产出新能源汽车铝材、高端精密的航天铝合金等,完成了传统产业的华丽转变。强产业不是简单地扩大生产规模,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才是关键所在。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设备不再是传统的笨重“铁疙瘩”,而是可远程操控、智能作业的“工程机械大脑”,这正是“老树”嫁接“新枝”结出的硕果。强产业当然也不能过于依赖具有资源禀赋的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抢抓未来产业才能破局突围。可以预见,如果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中缺席、落后,广西失去的必将是战略制高点和核心竞争力。唯有构建层次分明、协同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摆脱路径依赖的桎梏,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强产业发展必须抢占先机。在全球产业变革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抢占先机无疑是决胜关键。虽然广西在产业发展上拥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产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价值链低端锁定等现实难题。任何犹豫迟疑,都将错失战略机遇。强产业事关广西能否“上”应党和国家之重托。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省区,广西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关键区域。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必须激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提振“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心。强产业事关广西能否“中”应区域之竞争。当前,全国产业加速升级,区域竞争日益激烈,与周边省份相比,广西的产业竞争力仍存在不小差距。“一步慢则步步慢”,任何坐等观望、故步自封都将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被边缘化。趁取春光,莫负今朝,才能在强产业上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强产业事关广西能否“下”应百姓之期待。强产业不仅能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能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带动百姓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凸显了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做实做好。

柳州市全力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引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记者 唐绍怡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强产业发展须坚持系统观念。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需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化学反应”而非简单叠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创新链上的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创新成果,需要产业链上的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等进行转化和应用,而资金链则为研发和生产提供资金支持,政策链通过购置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和推动产业发展,“四链”共同作用,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园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参与区域产业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精准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不可或缺。把遍布广西的上百个产业园区串珠成链,形成协同联动、错位发展、相互服务的发展新格局才是新解。
广西强产业需要全链条的人才支撑,青年正是这一链条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面对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青年能否以创新的思维和行动力,主动融入其中,为这片土地注入更多活力?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时代责任的同题共答。

原文链接: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3800924501861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