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教“授人以渔”铸就特色品牌 本报讯(记者 周仕敏)1月2日上午,在开云kaiyun官方网站尚学楼,来自越南的学生冯方清在实训课上通过中文向同学们介绍了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同时演示讲解了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操作过程。 从2024年9月起,冯方清和35名同学作为中—越联合培养订单班学生,来到广西机电职院开启一段新的学习之旅。他们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接受“中文+智能制造技术”的培养,成绩合格后将进入中资企业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公司”)越南分公司工作。几个月的中国之行,也将改变他们的一生。 这是广西机电职院与歌尔公司、多所越南院校联合启动的“校—企—校”合作办学模式,目前在广西机电职院学习的越南学生共有119人,远远不能满足公司的海外发展需求,未来还将持续深化跨校、跨界、跨境合作,培养更多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广西职业院校服务东盟中资企业能力明显增强,单是2024年培养培训东盟师生超过1.2万人次。 这得益于广西党委、政府立足独特区位优势,坚持聚焦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维度交流合作需求,强化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精准搭建合作平台,持续拓宽交流渠道,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特色品牌。 广西支持20多所职业院校协同行业企业走进东盟国家,服务机械制造、纺织、建筑工程等行业企业在海外发展,成立47个海外培训基地,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年均超1万人次。职业院校协同行业企业建设海外应用技术研究机构,服务海外工程项目建设和技术研发。 同时,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协作的跨国家、跨区域、跨行业交流合作平台。2012年以来,成功举办7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与东盟各国近200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在东盟国家建立8所孔子学院。聚力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20余所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17所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在东盟加快落地建设。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5-01/14/content_144740_1818440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