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聚焦两会|先进制造技术学院教师有话说
发布时间:2025-03-11 来源:先进制造技术学院 作者:刘靖怡、陈小婷

3月4日至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两会期间,先进制造技术学院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关注两会动态,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教育热点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表示要在新的征程上坚定信心,为推进强国建设奋力拼搏。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陈江虎: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我关注到此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要注重推进产业融合,这与我们专业发展紧密相关。在模具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将组织团队全体教师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扎实工作,不断优化课程,强化实践,深化产教融合,发挥职业教育应有作用,培养契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强大助力。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师梁倩倩: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从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政策配套及人才储备等多维度勾勒了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既强调突破核心技术的紧迫性,也注重通过制度优化和生态协同推动产业升级。未来,随着AI、机器人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智能制造将成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一名智能制造领域的青年教师,我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在教学中融入更多前沿技术案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与此同时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协同育人,助力学生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唐侯清:

今年两会,教育议题备受各界关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明确提出,为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内容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更点燃了我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我将紧跟两会精神的指引,不断精进教学技艺,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和教育强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唐天南:

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位同龄人的发言令我印象深刻,他是“95后”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他建议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激励更多人才发挥潜能,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一提议正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相契合。如今制造业对数控专业人才需求旺盛,我们的学生有广阔天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在教授传统数控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数控力量”。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师吕易霖:

2025年全国两会在提及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容中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以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这一方向指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职普融通有助于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壁垒,而产教融合则进一步加强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联系,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我将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教师吴珊:

今年两会上我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并强调“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对我们教书育人工作提出了指向性的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筑牢青年成长根基,树立传授专业知识与塑造学生价值观并重的理念。同时,以教育创新为抓手,赋能教学实践变革。面对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我们要结合专业特色,在教学中尝试将DeepSeek应用、AI图像生成等技术引入课堂,推进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


学工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董梁炜烨: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我深刻感受到青年一代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使命担当。过去一年,我国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稳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持续深化,这些成就让我们倍感自豪。学院团委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凝聚青年力量构建“学思践悟”闭环,引导同学们将小我成长融入大我蓝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答卷!


一审一校:董梁炜烨

二审二校:刘靖怡

三审三校:苏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