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职教出海”新路径,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国际合作,助力海外中资企业高质量发展,6月16日至20日,学校副校长刘捷应邀率代表团一行4人赴越南北宁、北江两地的高校和中资企业,洽谈“校-企-校”联合培养项目,围绕产教融合、师生互派、“中文+技能”培训等领域展开探讨,进一步推动学校与越南职业教育及产业的协同发展。我院与校企合作中心、文化旅游与管理学院等部门代表随团出访。
强化国际合作,共建中国-东盟技术技能人才飞地
6月17日,代表团走访了北宁李太祖大专,与该校校长阮庆东等领导展开座谈,就校企合作、教师互派、学生互访等议题进行交流。会上,双方共同为“中国—东盟技术技能人才飞地”揭牌。该飞地将作为双方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未来通过产教融合、人才协同培养,为输送国际复合型新质人才注入新动能。此外,代表团还出席了先进制造技术学院27名学生赴越南研学的开班典礼,并实地考察了李太祖大专的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基地,深入了解“中文+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人才培养,共筑新质人才培养新范式
6月18日上午,代表团一行在北江工业技术大专考察交流,双方围绕“中文+技能”学历制“1+1+1”、短期培训“2+0.5+0.5”等联合培养模式展开深入探讨,北江工业技术大专校长陶德广等出席座谈。会上,刘捷介绍了开云的办学特色及国际化合作成果,提及与北江工业技术大专连续2年培养了92名学生,并表示学校将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奖学金政策及职业发展支持,积极推动“1+1+1”联合培养项目落地,欢迎更多越南学生来校学习交流。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基地
6月18日下午,代表团一行实地考察越南歌尔公司南山新产区的建设情况,深入了解公司新开工项目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并走访了歌尔工匠学院,围绕“校-企-校”三方培养模式展开交流。越南歌尔人力资源总监刘伟明对双方合作表示肯定,截至6月,已累计培养170名“中文+技能”留学生,这些学生在歌尔工作岗位中获得认可。他还提到,9月将有16名学历生前往广西机电开展“1+1+1”学历教育学习,另有90名短期培训生开启半年的学习历程,期待未来能开展更多元、深入的合作。
会上,双方共同为“中国—东盟技能转移基地”揭牌。该基地作为双方深化技能交流的核心载体,未来将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互通,以标准化培训与定制化服务并行的模式,为推动中国—东盟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升级提供强劲支撑。


深耕校际联动,筑牢多元合作共同体
6月19日上午,代表团一行前往越韩工艺技术大专座谈交流,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越方受邀参加广西机电国际技能大赛及论坛等议题展开探讨。刘捷对越韩工艺技术大专派往广西机电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态度、技能水平、纪律表现等方面给予高度赞扬。越韩工艺技术大专校长阮功通表示,希望进一步扩大师生培训与交流规模,探讨下一阶段更紧密的合作方向。会后,代表团走访了该校实训中心、教学场所,深入了解其人才培养新模式。


6月19日下午,代表团一行到访北宁机电与基建大专开展交流。双方围绕智能制造、AI、现代物流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议题展开探讨,并针对3月份联合培养的26名学生情况进行沟通。北宁机电与基建大专校长阮国辉提出,在三方联合开展的“中文+技能”培养范式中,可增加技能教育教学比重,依托广西机电的先进装备优势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双方还就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等交换了意见。刘捷表示,“中文+技能”模式已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与国际化视野,希望该范式能成为中越技能与文化交流的民间桥梁,让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联通两国友谊的纽带。

此次出访强化了学校与越南院校、中资企业的多层次合作,标志着学校国际化办学迈出新步伐。未来,学校将以实际行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职教出海”,打造中越职业教育合作标杆,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高技术人才,为促进中越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一审一校:廖中瑾
二审二校:刘靖怡
三审三校: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