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党建领航聚合力 科技赋能助振兴——先进制造技术学院赴博白新丰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19 来源:先进制造技术学院 作者:叶城保、吕梓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校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6月17日,先进制造技术学院党员教师团队走进博白县水鸣镇新丰村,开展“党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强国行”活动。活动通过“一场专题座谈、四次暖心慰问、一次产业调研、一堂红色科技课”的“1411”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高校智慧与红色动能。

党建引领谋发展智造帮扶解难题

在学院派驻的第一书记韦树成的主持下,党员教师与村“两委”开展深入座谈。韦树成等村干部就乡村发展重点、难点及帮扶需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了“让新丰村的竹编产品亮相东盟博览会,让非遗文化走出大山”的想法。学院党员教师介绍了智能制造技术在产业升级中的应用前景,结合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针对新丰村产业发展问题提出“智造帮扶+产销带动”的建议,为竹编等传统产业转型提供新思路。“高校带来的先进理念,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手工业的新出路。”新丰村党支部书记庞贞桂在座谈后表示。

党员教师与村“两委”开展深入座谈

座谈结束后,教师党支部走访慰问当地困难群众。党员教师们不仅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更与村民促膝长谈,了解实际需求。“感谢党始终记挂着我们!”受助村民李大爷握着党员教师的手激动地说。

入户走访,关怀困难群众

大国重器启心智科技火种播山乡

下午,新丰村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启蒙课正在进行。党员教师们为孩子们带来了“工匠精神”和“智造兴国”主题教育活动。课上播放了精心准备的主题短片,通过展示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和为国家制造业服务的精神,激发孩子对工匠的崇敬和爱国情怀。

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李华川引领小学的孩子探索机械魔法

“原来冰墩墩是用数控机床加工的!”“机器猫的3D模型还能转起来!”机械技术启蒙课堂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丘德政通过UG软件仿真、数控加工实物展示、机械传动教具互动等形式,将高深技术转化为趣味科普。当冰墩墩虚拟加工完成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校长表示:“这些前沿科技展示,让山里孩子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中国智造’的魅力,激发了他们的科学梦想。”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丘德政为孩子们演示机械科技

活动尾声,党员教师们为孩子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文具礼包,包含崭新的文具盒、圆规等学习用品。“这些文具就像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班主任李老师抚摸着崭新的文具盒说道,“特别是这套圆规,能让孩子们在数学课上更直观地理解几何之美。”

非遗竹编承匠心智造赋能促振兴

在民俗技艺体验环节,支部党员走进村竹编厂,与村民共同学习博白客家竹编技艺。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挑一压一”技法,指导大家编织杯垫、迷你竹篮。教师党员黄华椿在实践后感叹:“竹编不仅是手艺,更蕴含‘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与我们培养智能制造人才的育人理念高度契合。”

参观过程中教师党员与厂党支部深入交流。团队提出将数控雕刻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改良建议,双方共同探讨了为传统竹编技艺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发展策略。

与地方竹艺传承人研讨当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的融合创新

此次校地共建活动是探索“党建+产业+教育+文化”的多维融合模式的重要实践。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李华川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下一步计划组建‘技术帮扶先锋队’,在新丰村建立智能制造科普基地,打造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帮扶模式。”新丰村驻村第一书记韦树成总结道:“校地共建聚合力是一件双向奔赴的事情,为乡村产业振兴助力的同时,更点燃了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据悉,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产业指导,推动智能制造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红色动力”和“创新动能”。


一审一校:叶城保、吕梓民

二审二校:刘靖怡

三审三校: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