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名师荟萃

广西教学名师——伍咏晖
发布时间:2021-03-13 来源:机械工程系 作者:李佳男

伍咏晖,教授,工学硕士,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带头人。广西教学名师,第一期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职业教育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广西职业教育机械设计与制造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完成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智能制造车间建设、广西高校强基创优项目机制优势专业建设、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智能制造项目等方案的申报或组织实施工作。主持或主要参与厅级以上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 其中SCI论文5篇,EI论文3篇。

多次获得自治区工信厅和学校 “优秀教师”称号;获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和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获广西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二、三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多次获国赛二等奖、区赛一等奖。

主要事迹:

伍咏晖老师本科毕业后进入开云kaiyun官方网站从事机械类专业教学与技术研究工作。在学校和老教师的关心帮助下,立足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快速成长为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前沿性开设并系统讲授了《机电创新基础》、《快速成型》、《精密检测技术》等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多次获得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于2003年前往同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开展前沿技术——粒状熔融材料3D打印的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及时融入教学,率先在学校开设《快速成型》课程,引领学校机械类课程紧跟技术潮流的先进性。

2013年遴选为第一期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集中理论学习及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名校研学,开阔学术视野,教学与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期间在上海理工大学进行科研课题研究,以纳米复合材料为研究方向,潜心研究,对同轴静电纺丝制备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形成了纳米复合材料系列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发表SCI论文5篇,EI论文3篇。

教学中,为人师表,以高尚师德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智能制造与精密检测等新技术、新工艺。在《机电创新基础》等课程教学中,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组建学生团队,按获取资讯、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四个基本过程完成教学及工作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赛二等奖2项、区赛一等奖2项。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丘德政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企业技术专家。 专业建设成果丰硕。作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带头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带领专业团队完成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强基创优项目机制优势专业建设方案、自治区机制示范特色专业建设方案、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高职院校智能制造方案、教育部双高计划、广西双高计划等项目的申报或组织实施工作。机制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厅专家组验收。与行业标杆企业GF、海克斯康等名企深度合作,组织完成校企共建机械创新实验室、智能制造车间与精密检测中心等3个实训基地,促进产教融合、资源共享、服务社会。

团队建设成效显著。重视团队师德教风建设,促进教师职业素质养成,形成具有优势特色,具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制造工艺与工装信息化、智能制造与精密检测三个方向的创新型教学团队。通过“传、帮、带” 指导新进青年教师4人,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技术能力。能各有所长,独当一面,参加国家级技能竞赛和教学竞赛多次获奖。其中2人指导学生参加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大赛模具工项目荣获第一名,2人参加该项目荣获二等奖;1人参加2018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教育教学创新及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1人指导学生参加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大赛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