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开幕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牢固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将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教学中心工作,把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各门课程教学中,强化价值引领,注重提质增效,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0月17日起,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理念、新提法、新论断第一时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带着热气”进教案、进课件、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学校党委书记黄小敬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专题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10月17日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学生共同回顾“习近平的八桂情缘”,教育引导学生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青春力量。
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林子琳在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内容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内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重要论述,向学生讲清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航把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022年广西职业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黄春梅在讲授《形势与政策》的“共同富裕”专题时,引用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相关内容,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共同富裕”是青年一代最大的时代红利,激发学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决心。
2020年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陈媛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内容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十年来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展开对“如何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对、走得通、走得稳、走得好”的问题探讨,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青年教师韦秋禄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时,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最新理念、最新提法融入课堂,对教学知识点进行了深化拓展,帮助学生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收获了最“新鲜”的养分。
学校团委书记、思政课兼课教师吴少强在讲授《形势与政策》的“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专题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的重要论述以及大会青年代表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充分认识理解“实现共同富裕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引导学生共同奏响“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的青春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