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团队建设单位
  •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南宁市委宣传部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单位
  •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级集群结对共建牵头单位
  • 广西教育工委五星级党组织
“全员联动、全面融入、价值引领”:“趁热打铁”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四)
2022-11-11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 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开幕以来,我院牢固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将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教学中心工作,把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各门课程教学中,强化价值引领,注重提质增效,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0月17日起,我院组织全体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理念、新提法、新论断第一时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带着热气”进教案、进课件、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戴向芸老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内容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涉台金句“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向学生讲清楚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引导学生要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李翔老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中国精神”内容时,从党的二十大主题切入,并结合报告的第一部分内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的变革”,向学生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创造辉煌的百年伟业,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钥,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创造的精神动力。引导学生要听党话跟党走,自强弘毅、知行合一,勇担历史重任。


何晶晶老师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中国这十年”专题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一论述,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该如何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知识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把握时代机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韦恺璇老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弘扬中国精神,担当青春使命”内容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向学生讲清楚爱国主义的内涵及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做忠诚的爱国者,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王乐乐老师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专题时,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融于课程之中,向学生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年来八桂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和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激励学生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用青春力量书写不悔华章,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力量。


李霞老师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中国这十年”专题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内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向学生讲清楚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引导学生要扎实学好专业技能,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自信自强,勇毅前行,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无悔华章!


何福宁老师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内容时,组织学生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的嘱托,阐述新时代广西发展的成就和机遇,系统剖析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战略举措,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广西发展中去。


苏詠梅老师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第二讲内容时,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重要论述,向学生讲清楚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引导学生要努力成长为能担大任的有志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