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团队建设单位
  •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南宁市委宣传部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单位
  •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级集群结对共建牵头单位
  • 广西教育工委五星级党组织
广西日报理论版刊发我院黄振宣教授理论文章《努力创造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
2023-12-25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 者:黄振宣


12月21日,广西日报理论版刊发我院黄振宣教授理论文章《努力创造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学习强国进行了转载。



文章原文如下:


《努力创造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


用实际行动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旨归。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历来承担文化选择、传递、交流和创造等功能,作为重要教育类型之一的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一部职业教育发展史就是职业教育文化发展的历史。坚定的文化自觉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而缺乏文化自觉必将影响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在内涵建设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主题的时代背景下,以更高的视角和更广的视野创造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可谓正当其时。

创造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其时已至。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均彰显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国家意志。要将这种国家意志转换成全社会的务实行动,关键在于有效构筑社会共识,尤其需要解决好职业教育的文化认同问题。尽管职业教育已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但也面临着塑造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等亟待解决的问题。2021年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在选择“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时,“社会认可度较低”位居前列。如何改变“重普教轻职教”“学而优则仕”“职业院校只是接受技能培训的场所”等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显得重要且紧迫。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建设。纵观德国、英国等职业教育体系成熟的国家,往往对职业教育文化有深刻理解,建立了特色鲜明、符合国情、具有广泛社会认同感的职业教育文化体系。在传承先进职业教育文化、改革落后职业教育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不仅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的根基所在。

创造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其势已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向纵深推进的探索与实践为创造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好机遇。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领域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不仅指引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独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为创造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提供了基本遵循。在职业教育走过的发展历程和进行的实践探索中,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持续得到丰富和发展。“职业技能教育既能顶天又能立地”“技而精则才”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职业教育领域,广大师生满怀着对职业教育的坚守、对行业发展的自豪、对技术工艺的追求、对创新创业的热忱,一幅幅逐梦职业教育的美丽画卷正在全国各职业院校中徐徐展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的教育强国蓝图中,职业教育的分量之重、地位之高前所未有,其改革任务也空前重大和紧迫,既是挑战,也为创造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提供了有利机遇。这是因为,伟大的变革常常创造伟大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产生的基础都是社会实践,文化源于实践又指导和影响着进一步实践。全面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实践必将有力地推动职业教育文化完成系统建构、实现价值重塑。对于广西而言,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和服务能力不仅占据先发位置,而且独具地方民族特色,在探索创造职业教育新形态上具备独特的优势。广西是全国唯一的“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2022年被教育部认定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区、市)”,2023年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印发《推动产教集聚融合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实施方案》,为广西职业教育描绘了壮美蓝图。目前,广西正在立足地方实际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实践创造的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不仅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而且具有先行先试的探索意义和示范价值,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启示与借鉴。

创造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其道大光。创造职业教育文化新形态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职业教育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中国职业教育虽然诞生于十九世纪60年代,但其文化起源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道本器末”“经世济用”“有业乐业”等哲学思维观念,是当代中国职业教育文化的根脉、根基、根本。我们应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当代职业教育文化自信自强。其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蓬勃生机为职业教育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丰富养分。无论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弘扬革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与职业教育文化的创新发展辩证统一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职业教育文化发展不仅氛围浓厚,而且形式和载体丰富多样。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下,立足培养输出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浸润、汲取养分,必将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职业教育文化还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广泛汲取企业、行业和产业文化的养分,彰显其类型性特征。最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职业教育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新时代,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不断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更大贡献,中国职业教育也将拥有更多参加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我国在学习借鉴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将逐渐培育出超越国界且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文化。例如,2022年我国以举办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技术文化传承以及职业教育文化底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国际职业教育文化的精华。在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文化跨国界传播大有可为,中国职业教育也将因此拥有越来越开放包容的文化气度,必将引领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潮流。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寻找一条合适的职业教育文化建设道路,使职业教育文化与社会共识保持良性互动,进而将职业教育文化精神融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