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团队建设单位
  •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南宁市委宣传部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单位
  •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级集群结对共建牵头单位
  • 广西教育工委五星级党组织
护航萌新成长,淬炼骨干风采——2025年 首场全国高职院校思政课“萌新磨课·骨干练兵”教学展示活动工作人员侧记
2025-04-03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 者:张文婧 石晶晶


编者按:最是三月风景好,思政花开别样红。3月29日,由开云承办2025年第一场全国高职院校思政课“萌新磨课·骨干练兵”教学展示活动在南宁举行。此次比赛由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理论政治课建设联盟主办,迎来了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余所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负责人、思政课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代表300多人参加活动。当聚光灯聚焦讲台时,有这样一群人在幕后默默耕耘——他们是流程的“雕刻师”、技术的“守护者”、服务的“摆渡人”。让我们透过24 小时的光影,看见这场盛会背后的“无声注脚”。



活动前一日,会务组的彩排持续至凌晨。从嘉宾引导路线到课件切换节点,从直播推流参数到颁奖台站位,每个环节都经过十余次推演。现场报到区,印刻壮锦花纹的会务袋整齐排列,内装的会务手册以壮族铜鼓、绣球等元素为封面,细致标注着会议日程。会务物料将八桂大地的民族文化基因与思政教育的时代使命巧妙融合,让参会者从接触材料的第一刻起,便置身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场景中。





青年教师与学生身着壮族、瑶族、毛南族等民族传统服饰,整齐列队迎接前来参会的专家与参赛教师,以规范的礼仪和热忱的态度,展现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的热情好客风貌。



赛事进行时,幕后工作者构筑起多维保障网:技术人员化身“代码战士”,调试直播系统,面对网络波动秒级切换备用线路,以3000余次参数校准守护全国思政课堂“零时差”共振;接待团队变身“暖心使者”,精准制定个性化需求,从清真餐食到会务资料的文化赋能,让细节处的关怀成为“三全育人”的生动注脚;更有往届获奖者主动分享“解压法”,让传帮带精神在候考室悄然流淌。他们以技术护航之严谨、服务浸润之温度、流程把控之默契,共同托举起思政课堂的高光时刻。 他们的每一次弯腰调试、每一句贴心提醒、每一次默契配合,都是对“幕后即讲台,服务即育人”的生动诠释。




让我们来看看小伙伴们的会务感悟吧!

石月皎老师:这次的教学展示活动,我有幸作为接待工作人员参与会务工作,深感荣幸。我被接待团队的热情深深感染,从清晨迎接嘉宾专家,到深夜筹备次日事宜,大家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繁杂的事务,团队成员毫无怨言,耐心解答疑问,贴心服务,这份热情源于对思政教育事业的深厚敬重。张泽玲校长、梁艳珍书记、储水江院长以及王学利院长等思政课精英齐聚一堂,他们在思政领域辛勤耕耘,教学成果璀璨夺目,科研创新熠熠生辉,他们对思政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点燃了我内心的热情,我将怀揣着这份感动,坚定前行。



农冠军老师:在会场,学院老师们各展所能,全力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的老师负责引导参会人员,即便声音沙哑,依然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用微笑和热情展现马院人的风采;有的老师专注于设备调试,时刻关注设备运行,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完美呈现。正是这些细碎的光,拼成了马院精神的星空。站在三月三的春风里,我通过会务感受到的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触摸到马院人躬身耕耘的温度。马院最动人的风景,不在书本里,而在这些把信仰种进泥土的普通人身上。这份“别一般的快乐”,源于我们共同镌刻的信仰之光,源于那些平凡却炽热的身影。



周陆敏老师:参与这次全国高职院校“萌新磨课·骨干练兵”教学展示活动的文字材料和宣传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且收获颇丰。在筹备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与和帅老师、赵媛老师并肩作战,我们字斟句酌,精心写作,细致校对,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大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奉献智慧。活动圆满落幕,看到参会老师们的热烈反响和积极反馈,我深感欣慰与自豪。



和帅老师:“三月三”期间,我作为工作人员亲历了这场汇聚全国思政教育力量的盛会,在付出的同时收获满满。在接待工作中,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八方来客,用心用情展现广西的八桂风情;在文稿撰写时,团队成员字斟句酌的推敲、反复核对修改,只为让每份材料都精准传达教育温度;在礼仪迎宾时,我们身穿少数民族服饰收获了许多老师驻足合影时惊喜的赞叹;在会务现场,老师们各展所能——有的老师反复调试设备确保活动正常推进,有的老师穿梭于场地协调处理各类情况,大家相互配合形成默契闭环,保障每个环节都能完美呈现。这些细碎的感动堆积成山,让我看见马院精神的具象模样——我们所有人为了共同目标心手相连,传递出思政人的别样温度。



学生何姬庆:2025年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期间,我们四人有幸承担礼仪迎宾工作,这段经历,成为了我们成长旅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活动现场,我们身着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装亮相。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老师们看到服装后,眼中闪过惊喜,脸上随即绽放出快乐的笑容。他们热情地与我们交流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兴致勃勃地与我们合影留念。老师们的积极回应,如同一股暖流,鼓舞着我们,让我们内心充满喜悦。引导嘉宾、布置场地,每一项任务都需要我们默契配合,这让我们真切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这次经历,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沟通、组织能力,更让我们懂得,能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带来快乐,是一件幸福且有意义的事。





暮色中的会场,工作人员逐一检查设备,投影光斑在幕布上投下细碎的光。礼仪学生的民族银饰还留着宾客合影的温度,接待组的便签纸标注着明日餐食细节……正如学生礼仪何姬庆所说:“当老师因我们的服饰驻足交流时,忽然明白:服务也是一种无声的思政课。”这场盛会从不是单幕剧。当萌新教师初绽光芒、骨干教师淬炼风采,幕后工作者用行动诠释:思政教育的高度,是无数人托举的重量;职业教育的温度,藏在每个精益求精的细节里。“我们不在讲台上,但托起了讲台的高度。”这场赛事没有配角,每个岗位都在书写思政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一审一校:黄  

二审二校:黄华燕

三审三校韦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