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团队建设单位
  •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南宁市委宣传部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单位
  •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级集群结对共建牵头单位
  • 广西教育工委五星级党组织
行走的思政课,让青春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闪耀
2025-05-29 作 者:王乐乐

 

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529日,我院“精马”党支部师生一行赴崇左市宁明县,深入花山岩画景区,开启了一场“行走的思政课”,探寻崖壁上的古老文化密码,在历史的遗迹中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根脉。

花山岩画:千年岩画里的文明印记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宛如一部跨越千年的无字史诗,镌刻于左江两岸数百公里的悬崖峭壁之上。它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壮族先民骆越人留下的艺术瑰宝,以赭红色“蹲式小人”图腾承载着古骆越人的精神信仰与生活智慧,历经两千年风雨侵蚀,依旧散发着古朴神秘的文化魅力。“岩画上的每道线条都是壮乡文明的基因密码。文化旅游与管理学院大二学生肖雪池驻足崖壁前感叹,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成为文化传承的火种,让壮乡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数字展厅: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在花山岩画数字化展厅,师生通过三维扫描、VR影像等技术,零距离感受岩画细节:斑驳崖壁上的原始纹路经数字化复原后动态呈现,千年祭祀场景以光影叙事形式立体还原。当触控屏上的岩画随历史年轮层层展开时,师生们沉浸式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文创展厅内,印有岩画“蹲式小红人”的文创产品令人眼前一亮:真丝丝巾将岩画纹样转化为流动的艺术,磁吸冰箱贴让古老符号化身萌趣日常,帆布包上的几何图案与现代设计碰撞出独特美感。这些将传统文化解码重构的创意作品,既保留了岩画的神秘基因,又注入了当代审美活力。“原来数字技术能让文化遗产‘开口说话’!”

“大思政课”:行走中的成长与担当

此次活动是我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通过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让思政教育走出教室、融入现实——学生在岩画前感悟文明传承的历史使命,在数字技术中探索文化创新路径,于行走实践中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伟力,切实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拓展“行走的思政课”品牌项目,推动思政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技术应用深度融合,让青春在守护中华文明的实践中闪耀光彩。

 

一审一校:黄  

二审二校:黄华燕

三审三校:韦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