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团队建设单位
  •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南宁市委宣传部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单位
  •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级集群结对共建牵头单位
  • 广西教育工委五星级党组织
第二部分:辐射作用发挥情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支部强化政治引领,聚焦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时期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工作,探索党建和业务如何实现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顺势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体党员始终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作为,以坚决有力的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强化政治引领,在疫情防控中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迅速组织党员教师牺牲休假时间,选取恰当角度,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录制开发“战‘疫’小课堂.人生大课堂”系列微课。2020226日起,“战‘疫’看制度自信的理由”“做网络谣言的终结者”“新冠病毒缘何破窗而出”等多个微课陆续上线播出。系列微课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通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阐释和方向引导,为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爱党爱国教育”“公民责任教育”“生命感恩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人生大课”,使他们做到知行合一,勇于担当,与祖国共同成长。自上线播出以来,系列微课点击量不断攀升,得到了青年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好评,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价值导向、凝聚人心、人文关怀等功能在防控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系列微课在广西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多所高校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人民网”“广西教育厅官网”“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在线”等媒体先后对其成效进行报道,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广西思政教育在线、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等多个媒体和平台转载系列微课。  

疫情防控期间,为宣传弘扬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和精神,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开展“同心战‘疫’.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主题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紧紧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一主线,生动讲述在防疫抗疫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感人故事,表达对逆行者精神的崇高敬仰。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征文3000多篇,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撒播正能量,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为让党旗更好地飘扬在战‘疫’第一线,积极申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5510 育人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并获学校立项。该重大项目充分利用重大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下的育人资源,统筹整合全校力量,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加强战‘疫’时期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2.强化队伍建设,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提升基层党建水平的重要契机,结合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的需要,坚持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确保组织生活不受疫情影响。系列组织生活既向广大党员教师发出“抗击疫情、坚守使命”的倡议,又向青年学生发起“跟随党旗指向、共同战胜疫情”的号召,形成“党员干部疾步前行、团员青年稳步跟进、广大教师积极同行”的全员抗‘疫’局面,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坚守阵地、立足岗位、当好“主人”、做好“战士”。  

疫情防控期间,先后启动“六创六带头”“庆红色生日.忆入党初心月月人人讲党课活动”“读原著.悟原理党员理论学习分享活动”以及“党员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等特色党建项目。其中,“六创六带头”党建工程通过创立“教育教学党员流动先锋岗”“科研攻关党员流动先锋岗”“管理服务党员流动先锋岗”“技能竞赛党员流动先锋岗”“青年教师成长党员流动先锋岗”“巾帼教师党员流动先锋岗”等六类党员流动先锋岗,旨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中建功立业,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积极贡献,不断强化党建工作战斗力。  

3.强化作用发挥,在疫情防控中体现责任担当    

为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标的实现,牵头联合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演艺职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组织开展“同心战‘疫’”校际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活动。网络集体备课活动针对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共性问题,遴选优秀党员教师举办多场思政课“战‘疫’”专题网络直播课。多所院校近百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网络直播和教学研讨活动。网络集体备课活动先后获得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广西日报、教育新闻网的关注和报道。网络集体备课工作成效得到广西教育厅的高度认可,《广西教育信息》2020年第2期设专栏向全区高校推广。  

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党员教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时期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把握主导、主动发声,不断壮大网上正能量。支部书记黄振宣等在《广西日报》《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在线》等媒体上先后发表《把握教育契机化战“疫”为教材》《战“疫”中的高校担当》等多篇理论文章。延迟开学期间,注重把握教育契机,化战‘疫’为教材,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趋势,自主研发 “广西区情教育主题网络展馆”“中国扶贫成就主题网络展馆”等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并面向社会开放,旨在利用好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全要素呈现教育内容,全景式还原现场体验,打造足不出户、永不落幕的主题展览。此外,实施“党员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发挥学科优势,探索成立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中心,组织党员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形成固化成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20206月,由党支部党员共同研发的“中国扶贫成就网络展馆”正式上线。展馆不到一个月,浏览量已突破1.5万次,点赞数接近3000,留言数超过500条,并先后获得“学习强国”“人民网”“广西云”“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和宣传报道。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中国扶贫》杂志社和中国扶贫网2次派出总监到校洽谈合作升级扶贫展馆有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