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团队建设单位
  •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南宁市委宣传部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单位
  •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单位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级集群结对共建牵头单位
  • 广西教育工委五星级党组织
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

第一部分:重点任务进展情况  

   

开云kaiyun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以来,组织实施“五创五强”党支部建设重点工程,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1.创建好班子,强化党建工作核心力  

任务目标:以创建好班子,强化党建工作核心力为目标,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和其它党务干部,注重加强党总支部领导班子基础能力建设,强化“两个责任”落实。  

⑴选优配强基层党务干部。按照“一好双强”标准配齐党务干部,着力把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工作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配备到基层党务干部上来。  

进展情况:20207月,完成党支部委员换届选举,选举出林子琳、李一玉等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教师进入党务干部队伍。  

⑵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基础能力建设。持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系列专题培训和社会研修覆盖全体党务干部,强化政治引领,推进理论武装,提升工作能力,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为系统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进展情况:2020817-23日,组织党支部全体党务干部赴贵州遵义开展党性锤炼主题教育活动。截止至20209月,专题培训和社会研修已经覆盖全体党务干部。  

2.创建好队伍,强化党建工作战斗力  

任务目标:改革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方式方法,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中建功立业,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积极贡献,不断强化党建工作战斗力。  

进展情况:20203月,启动“六创六带头”党员示范活动,建立有关工作体制机制,设立“教育教学党员流动先锋岗”“科研攻关党员流动先锋岗”“管理服务党员流动先锋岗”“技能竞赛党员流动先锋岗”“青年教师成长党员流动先锋岗”“巾帼教师党员流动先锋岗”等六类党员流动先锋岗。对入选流动先锋岗的党员予以表彰,兑现专项绩效奖励。  

3.创建好载体,强化党建工作凝聚力  

任务目标:以提升组织生活质量为目标,围绕中心工作,精心设计和组织推出统领带动、体现特色、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党建工作和活动载体,打造具有本支部特色的党建品牌。  

⑴实施“党员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定期组织教师赴学校定点帮扶贫困村开展扶贫慰问和调研活动;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党员教师研发“中国扶贫成就网络展馆”,并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学研修一体化实施“青年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教学活动。发挥学科优势,探索成立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中心,组织党员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形成固化成果,为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进展情况:20206月,由党支部党员共同研发的“中国扶贫成就网络展馆”正式上线。展馆上线不到一个月,浏览量已突破1.5万次,点赞数接近3000,留言数超过500条,并先后获得“学习强国”“人民网”“广西云”“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中国扶贫》杂志社和中国扶贫网2次派出总监到校洽谈合作升级扶贫展馆有关事宜。2020年春季学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导向和原则,结合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及相当多学生来自贫困家庭的特殊校情,在全校学生中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年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教育。  

⑵实施民办院校思政课建设结对帮扶行动计划。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叩问初心,办好实事,发挥自身思政课建设基础较好的优势,牵头会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组建第二层级结对共建群,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配合、共同提高”的思政课建设新格局。重点帮扶民办院校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完善两校思政课建设手拉手机制,组织党员教师中的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通过举办公开示范课、集体备课、分享教学资源等形式推动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进展情况:20202月,牵头联合区内多所院校,组织开展“同心战‘疫’”校际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活动,针对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共性问题,遴选支部3名优秀党员教师举办思政课 战”疫”专题网络直播课。网络集体备课活动先后获得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广西日报、教育新闻网的关注和报道。网络集体备课工作成效得到广西教育厅的高度认可,《广西教育信息》2020年第2期设专栏向全区高校推广。20205月,与对口帮扶民办院校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思政课线上教学公开示范课暨研讨会。2020910-13日,成功举办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暨集体备课会。  

⑶开展“庆红色生日.忆入党初心”月月人人讲党课活动。从2020年起,每月安排一名当月入党的党员讲授主题党课,形成党支部党员人人讲党课、人人强信仰、人人重学习的良好氛围。  

进展情况:截止至20209月,已成功举办8场“庆红色生日.忆入党初心”月月人人讲党课活动。  

⑷开展“读原著.悟原理”党员理论学习分享活动。结合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从2020年起,逢双周星期五下午不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师通过分享读书体会、集体研讨等形式开展“读原著.悟原理”党员理论学习分享活动,形成广大党员教师中重理论讲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  

进展情况:截止至20209月,已成功举办10场“读原著.悟原理”党员理论学习分享活动。  

4.创建好阵地,强化党建工作保障力  

任务目标:强化阵地意识,建好、管好、用好各类宣传思想阵地,充分运用各种平台、载体、手段,形成主流思想舆论的强大势能,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和大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⑴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创建好宣传思想主课堂阵地。实施“思政课规范化建设工程”“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工程”“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升工程”“思政课建设联盟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推动学院思政课建设水平得到长足提升,使思政课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的主课堂阵地作用更加突出。  

进展情况:3个思政课建设项目入选202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在广西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20206月,被列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南宁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20207月,入选广西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单位。2020331日,《广西日报》以《战“疫”中强化“三全育人”》为题,宣传报道党员教师推进思政课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  

⑵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行动计划,创建好宣传思想第二课堂阵地。管好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和新时代讲习所等学生社团或组织,与学工、团委、宣传、组织等部门联动,扎实开展好“青马工程”活动。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航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公开课、微电影、社会实践、专题报告等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生参与度,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主动承接学校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工作,安排全体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兼任专题授课任务。  

进展情况:成功举办“机电学子共上一堂课”“同心战‘疫’.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主题征文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航等系列主题活动。  

⑶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创建好宣传思想网络阵地。对全体党员“学习强国”学习积分提出量化要求并纳入党员年度考核内容,探索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使用“学习强国”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活学活用效果。建设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云播教学平台”和“中国扶贫成就网络展馆”,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深度融合。  

进展情况:2020年以来,支部党员“学习强国”平均积分稳居全校各党支部第一;从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形势与政策”课程部分开课班级学生中推广应用“学习强国APP”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完成“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云播教学平台”和“中国扶贫成就网络展馆”的研发和推广工作。  

⑷建设样板党员活动室和党员教育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创建好党员组织生活阵地。严格按照党员活动室建设的规范要求重新改造党总支党员活动室,使之在全校各级党组织中发挥样板示范效应。建设党员教育虚拟仿真体验中心,用于开展“庆红色生日.忆入党初心”月月人人讲党课和“读原著.悟原理”党员理论学习分享等党员活动。  

进展情况:20206月,完成党员活动室改造工程;党员教育虚拟仿真体验中心建设项目已经启动,预计年底交付使用。  

5.创建好机制,强化党建工作执行力  

⑴健全校党委书记联系党支部制度。由学校党委书记直接联系思政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顶层设计并强力推进“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  

进展情况:学院党委已安排党委书记梁辉直接联系思政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  

⑵健全党建工作领导机制。按照管党治党要求,规范设立、调整充实党建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任务目标,落实职责分工。  

进展情况:已经完成党支部委员换届选举,进一步明确样板党支部建设的任务分工、时间表和路线图。  

⑶健全党建工作联动机制。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与校学工、团委、宣传、组织等部门联动,协调做好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以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进展情况:组织党员教师申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5510 育人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并获学校立项。该重大项目充分利用重大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下的育人资源,统筹整合全校力量,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加强战“疫”时期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⑷健全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党委的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党支部党建工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每年年末,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并将这项工作不断深化,确保党建工作在党支部得到有效落实。  

进展情况:对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进行了新一轮修订,将党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融入绩效考核目标和内容。  

   

           
           
           

   

第二部分:辐射作用发挥情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支部强化政治引领,聚焦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时期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工作,探索党建和业务如何实现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顺势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体党员始终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作为,以坚决有力的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强化政治引领,在疫情防控中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迅速组织党员教师牺牲休假时间,选取恰当角度,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录制开发“战‘疫’小课堂.人生大课堂”系列微课。2020226日起,“战‘疫’看制度自信的理由”“做网络谣言的终结者”“新冠病毒缘何破窗而出”等多个微课陆续上线播出。系列微课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通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阐释和方向引导,为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爱党爱国教育”“公民责任教育”“生命感恩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人生大课”,使他们做到知行合一,勇于担当,与祖国共同成长。自上线播出以来,系列微课点击量不断攀升,得到了青年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好评,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价值导向、凝聚人心、人文关怀等功能在防控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系列微课在广西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多所高校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人民网”“广西教育厅官网”“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在线”等媒体先后对其成效进行报道,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广西思政教育在线、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等多个媒体和平台转载系列微课。  

疫情防控期间,为宣传弘扬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和精神,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开展“同心战‘疫’.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主题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紧紧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一主线,生动讲述在防疫抗疫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感人故事,表达对逆行者精神的崇高敬仰。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征文3000多篇,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撒播正能量,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为让党旗更好地飘扬在战‘疫’第一线,积极申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5510 育人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并获学校立项。该重大项目充分利用重大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下的育人资源,统筹整合全校力量,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加强战‘疫’时期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2.强化队伍建设,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提升基层党建水平的重要契机,结合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的需要,坚持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确保组织生活不受疫情影响。系列组织生活既向广大党员教师发出“抗击疫情、坚守使命”的倡议,又向青年学生发起“跟随党旗指向、共同战胜疫情”的号召,形成“党员干部疾步前行、团员青年稳步跟进、广大教师积极同行”的全员抗‘疫’局面,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坚守阵地、立足岗位、当好“主人”、做好“战士”。  

疫情防控期间,先后启动“六创六带头”“庆红色生日.忆入党初心月月人人讲党课活动”“读原著.悟原理党员理论学习分享活动”以及“党员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等特色党建项目。其中,“六创六带头”党建工程通过创立“教育教学党员流动先锋岗”“科研攻关党员流动先锋岗”“管理服务党员流动先锋岗”“技能竞赛党员流动先锋岗”“青年教师成长党员流动先锋岗”“巾帼教师党员流动先锋岗”等六类党员流动先锋岗,旨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中建功立业,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积极贡献,不断强化党建工作战斗力。  

3.强化作用发挥,在疫情防控中体现责任担当  

为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标的实现,牵头联合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演艺职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组织开展“同心战‘疫’”校际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活动。网络集体备课活动针对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共性问题,遴选优秀党员教师举办多场思政课“战‘疫’”专题网络直播课。多所院校近百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网络直播和教学研讨活动。网络集体备课活动先后获得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广西日报、教育新闻网的关注和报道。网络集体备课工作成效得到广西教育厅的高度认可,《广西教育信息》2020年第2期设专栏向全区高校推广。  

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党员教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时期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把握主导、主动发声,不断壮大网上正能量。支部书记黄振宣等在《广西日报》《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在线》等媒体上先后发表《把握教育契机化战“疫”为教材》《战“疫”中的高校担当》等多篇理论文章。延迟开学期间,注重把握教育契机,化战‘疫’为教材,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趋势,自主研发 “广西区情教育主题网络展馆”“中国扶贫成就主题网络展馆”等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并面向社会开放,旨在利用好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全要素呈现教育内容,全景式还原现场体验,打造足不出户、永不落幕的主题展览。此外,实施“党员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发挥学科优势,探索成立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中心,组织党员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形成固化成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20206月,由党支部党员共同研发的“中国扶贫成就网络展馆”正式上线。展馆不到一个月,浏览量已突破1.5万次,点赞数接近3000,留言数超过500条,并先后获得“学习强国”“人民网”“广西云”“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和宣传报道。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中国扶贫》杂志社和中国扶贫网2次派出总监到校洽谈合作升级扶贫展馆有关事宜。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1.在资源投入、硬件设施、经费支持、条件保障等方面有关措施的落实情况;  

2020年,学校共投入42万专项经费支持样板党支部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党支部党员活动室的装修和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的采购(10万);“中国扶贫成就网络展馆”研发(25万);党员培训和社会实践研修(3万);党建成果宣传推广(4万)。  

   

2.在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组织机构、专职队伍建设等方面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学校党委成立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组织党支部委员换届选举,选优配强党务干部队伍。  

3.各创建单位在申报时提出的有关创新性思路、建设措施的落实情况。  

申报时提出的“以‘五创五强’为抓手,从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品牌载体、活动阵地、党建机制五方面着力,全力打造新时代基层样板党支部”的建设措施已经按计划落实。2020年,党支部连续第二年被评为校级“五星级党支部”并获推荐申报广西教育工委“五星级党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