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实干担当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五)|博士书记,爱管事会做事干实事——赵孟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13

实干担当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五)|博士书记,爱管事会做事干实事——赵孟


 在博白县水鸣镇双桂村,有一位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是驻村第一书记中共党员、博士赵孟。2023年4月,赵孟肩负重任入驻双桂村以来,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利益置顶,足迹遍布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解决群众关心的大小事务,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夯实基层堡垒,凝聚发展合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基层队伍建设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初到双桂村,赵孟便敏锐察觉到部分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党建工作弱化等问题。他首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积极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围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与内容,开展第一书记讲党课、上好党员思政课、邀请专家授课,积极与学校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他深知,凝聚民心是破解工作难题的关键。为此,赵孟带领党员干部采用“干部下沉、服务上门”模式,主动走进村民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真实诉求,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在赵孟的不懈努力下,2023年,双桂村党支部获评自治区“四星级村党组织”,每季度都荣获水鸣镇“党建先锋”流动红旗。如今,村“两委”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大幅提升,干群关系愈发紧密,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挖掘本土潜力,开拓增收路径

初到村里,赵孟深知,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是精准开展工作的前提。他迅速完成角色转换,深入村户调研,全面了解产业布局、基建现状及群众诉求,为村子勾勒出发展蓝图。 赵孟与村两委多次研讨,结合双桂村特色,确定发展种养业,建设加工车间提升附加值的工作思路,指明产业发展方向。2024年,向学校党委申请到产业帮扶资金20万元,用于建设农产品加工车间,发展陈皮、红参等中药材加工产业。此举既增村集体收入,又提供就业机会,带动村民增收。两年来,集体经济增收3万余元,人均增收1800余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聚焦群众需求,提升幸福指数

    驻村的日子,赵孟始终把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放在首位。农村小学放学早,课后活动少,且缺乏兴趣爱好培养。面对这一现状,赵孟主动与村小学联系,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推出了“七彩一小时”帮扶计划。在工作之余,义务为村里的孩子们开设了诗词鉴赏、书法练习和故事分享等课程,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时。这一举措打造了家门口的精神文化“补给站”和课后活动乐园,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了农村家庭教育的短板,又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精神文化的滋养,将教育振兴融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双桂村部分公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车辆通行困难,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赵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领联合村“两委”,多方协调有关部门,两年来共争取到帮扶资金40多万元,对村屯主要道路进行全面翻修硬化、铺设水泥路面,并安装了86盏路灯,同时新建了3公里排污水沟。一举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污水乱排现象,村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泥土中扎根,风雨中成长,赵孟博士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洒在双桂村这片土地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驻村第一书记的担当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