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引领广大青年深入乡村振兴第一线,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2024年7月13日至7月19日,开云kaiyun官方网站智能焊接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博白县顿谷镇盘古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围绕“怀持匠心铸匠魂,践行匠行守匠情”主题开展,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切身体验新时代伟大变革,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思践悟。
挺膺担当,挂帅出征
2024年7月12日上午,开云kaiyun官方网站2024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学校博远楼小礼堂举行。出征仪式上,副校长黄振宣指出,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将社会观察、感悟思考等转化为实际成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智能焊接技术学院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产生活一线, 以基层为课堂,以实践为导师,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民族团结等各领域挺膺担当。
座谈交流,集思广益
7月13日上午,开云kaiyun官方网站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留学生处)副处长钟华、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副处长黎品良、智能焊接技术学院副书记文小满、工程训练学院副院长马吉建等开云教师带领实践团,来到了博白县顿谷镇盘古村看望慰问驻村第一书记周宇权,分别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及村“两委”班子召开座谈交流会。
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围绕近期工作成效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作了汇报,乡村振兴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智能焊接技术学院副书记文小满就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向村“两委”班子做了介绍,希望得到盘古村的大力支持。对驻村干部坚守乡村振兴一线、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他们充分调度各方面工作积极性,以过硬的作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
座谈指出,一是强化校村党建共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初步计划在今年8月份举办焊工、电工、空调维修等培训班,增长村民的技术技能水平,拓宽就业途径;三是以学校“匠心领航”辅导员工作室为载体,积极开展就业信息推送服务,并向村民提供“一对一”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四是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盘古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暖心工程,如爱心慰问、乡村清洁、防诈防溺水教育、劳动帮扶、贫困户孩子学业指导、职业启蒙、心理团辅等活动,打造“匠心匠行"的实践品牌,全面促进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座谈强调,将围绕盘古村资源禀赋和特点,瞄准帮扶措施,精准发力,共同谋划下一阶段工作。
红色信仰,薪火永传
追寻红色记忆,承扬革命之魂,共筑历史新篇章。三下乡实践团队以党建为引领,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参观朱锡昂故居、朱锡昂博物馆、王力故居,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实践团成员满怀崇敬聆听讲解员讲解伟人故事,通过学习革命历史、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切实感受到革命道路的漫长曲折和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对先辈们不畏牺牲、不畏艰险、奋勇战斗的伟大精神深深震撼,为汲取奋进新时代更大的动力奠定了思想基础。
深入一线,走访调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团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进村入户,深入到部分脱贫户、监测户和困难群众家中,为他们送上祝福和温暖,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子女入学、就业等问题以及帮扶计划、各项政策等的落实情况,并对他们当下存在的短板弱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释,主动与他们共谋发展之计,同时鼓励他们要树立坚定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后盾单位的支持帮助下,通过自己辛勤努力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实践团成员考察调研了芒编、陈皮月饼等当地特色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情况,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探讨今后如何汇集全院力量,形成帮扶工作合力,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优势,细化帮扶措施,争取在加强技术技能帮扶、扩大产品电商销售、加强志愿服务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用情帮扶,共谋发展
携希望之光,用情帮扶,温暖传递人心间。实践团成员积极参与到暖心工程中,开展了爱心慰问、乡村清洁、防诈防溺水教育、劳动帮扶、贫困户孩子学业指导、职业启蒙、心理团辅等活动。他们深入贫困监测户家中,为贫困户的孩子提供学业指导和职业启蒙,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实践团成员还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为孩子们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实践团中的心理委员们,携手孩子们精心组织策划一系列心灵团辅活动,为他们的心灵注入温暖的阳光。
在用心用情为监测户家庭带去温暖的同时,实践团成员还向他们学习芒编技艺,承传民间智慧。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把握政策机遇,努力发展芒编生产,振奋精神、克服困难,争创美好生活。探讨通过消费帮扶等方式多措并举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学院一直以工匠精神培育我们,在此次三下乡实践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芒编技艺,作为工科学子,让我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了更加具体而深刻的理解。激励着新时代青年在高质量发展中勇毅前行,赋能新质生产力。更加体会到强国梦时不待我,应将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展示机电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今后,我将继续扑下身子融入当地百姓,遍访了解村情民意,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谱写社会实践新篇章。”智能焊接技术学院焊接2201班赖振鹏同学如是说。
智能焊接技术学院三下乡带队农璐老师说:“鼓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主动走出教室、走到乡村田野,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当中。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智能焊接技术学院通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既深化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也推动了学院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提质增效、走深走实。进一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使命担当,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强国建设,焊接有为”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