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学生职业发展,近日,大国工匠池昭就走进智能焊接技术学院“匠心领航”辅导员工作室,与学院师生深入交流,为工作室建设赋能,为学生生涯发展“传经送宝”。学院党委书记文小满陪同参观,院长李宁、副院长李玺以及全体辅导员参与交流,与大国工匠共探育人新路径。
探访育人阵地,感悟匠心培育温度
大国工匠池昭就来到学院“匠心领航”辅导员工作室,参观了“思想领航”“生涯领航”“榜样领航”“联动领航”等展示板块,了解学院从专业启航、职业导航到就业续航的全链条育人体系。看到学院通过“榜样引领+实践赋能”助力学生成长,池昭就大师对学院育人工作的系统性、创新性给予肯定,强调“职业教育既要教技能,更要育人心,这些育人举措让学生有方向、有力量”。
交流话初心,共探就业良方
智能焊接技术学院院长李宁、副院长李玺代表学院对池昭就大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组织现场交流会。交流会围绕“当前就业形势与学生职业发展”核心主题展开,池昭就大师结合几十年深耕模具制造领域的行业洞察,直面就业难题。
“当下就业市场,企业缺人才,学生缺机会,根源往往藏在学生心态里。”池昭就大师坦言,他接触过不少学生,有的因对行业认知浅显,盲目追求“轻松高薪”;有的因实训挫折,对自身技能失去信心,陷入“求职迷茫”。池昭就结合行业经验指出:“就业难题,根源常在于学生心态。辅导员要深入谈心交流,摸清学生顾虑,才能精准引导、排忧解难。”谈及辅导员工作,他更是给予高度肯定:“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的人,你们的耐心谈心、精准疏导,能帮学生拨开就业迷雾。这份责任,守护的是学生的职业未来,太重要了!”朴实话语,让辅导员们深感育人使命之重。最后,他特别赞扬了学院辅导员工作,称其是“学生就业路上的引路人,这份耐心与责任,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交流中,学院领导与池昭就大师还就“产教融合促就业”展开深度探讨。从企业端看,池昭就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智能制造背景下,焊接领域对“懂技术、能创新、肯吃苦”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从育人端讲,学院分享“技能+心态”双培养模式,通过技能竞赛打磨硬实力、工匠精神培育筑牢软实力。双方还围绕“如何用工匠精神浸润学生职业观”交换思路,池昭就以自身从普通焊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经历为例,鼓励学院多开展“工匠故事分享会”“职场模拟实训”,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信念,真正实现“不仅会干活,更愿干好活”。
工匠赋能,点亮职业未来
此次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是学院深化“三全育人”、推进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与工匠面对面,学院师生既汲取了职业发展的“精神养分”,也明晰了就业工作的“破局思路”。未来,智能焊机技术学院将持续发挥“工匠进校园”品牌效应,搭建更多产教对话平台,让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可持续发展,为培养更多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筑牢根基。
大国工匠进校园,是一场技能与教育的深度对话,更是一次工匠精神的生动传承。池昭就大师以丰富经验为笔,为智能焊接技术学院的育人蓝图添上了“实战色彩”。从育人阵地的理念共鸣,到就业难题的破局探讨,再到产教融合的路径开拓,这场交流让“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有了更清晰的答案。
未来,“匠心领航”辅导员工作室将以此次交流为新起点,把工匠精神融入育人的每一处细节,让“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为学生的职业底色。期待更多像这样的“工匠进校园”活动,架起行业与教育的桥梁,让技能之光点亮更多青春梦想,为培育新时代“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汇聚磅礴力量,书写职业教育赋能产业发展、成就学生未来的精彩篇章。
供稿:陈礼强
一审一校:陈丽婷
二审二校:龙昌茂
三审三校:文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