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技术能手、广西工匠、智能焊接技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肖勇受邀为区内中职学校进行了一场题为“技能大师的培育与工作室的建设模式探索”的专题讲座,分享了我院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
肖勇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分享了技能大师培育的核心要素。技能大师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经历青匠阶段、骨干阶段、名师阶段,最终成长为大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和实践操作的熟练度,逐步提升技术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实际项目实践,积累宝贵经验。
此外,肖勇在讲座中还详细介绍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框架与运行逻辑。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聚焦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领域,由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认定设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工作室的建设应遵循认定标准与层级体系,明确功能定位,包括技术创新中心、教学资源孵化器、社会服务引擎三大功能。
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肖勇提出了中职技能工作室特色化设计的思路,如小微工作室模式,聚焦特定技术领域,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他分享了某中职工作室通过“企业微课题”实现年创收30万+教学资源转化的成功案例,为其他中职技能工作室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破局关键方面,肖勇还强调了资源整合力、成果可视化、品牌传播力、持续发展力以及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他指出,只有整合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资源,形成合力,才能推动工作室的持续健康发展。
此次讲座不仅展示了肖勇个人在焊接技术教学方面的丰富经验,更体现了智能焊接技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未来,我院将不断探索技能大师培育与工作室建设的新模式,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审一校:陈卫国
二审二校:陈丽婷
三审三校:文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