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三批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工作的通知》(桂教职成〔2024〕33号)文件要求,学校决定开展第三批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原则
(一)坚持正确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宣传我国、我区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新成果。
(二)坚持职教特色。强化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鼓励校企合作开发资源,倡导采用项目化、任务化、模块化等方式编排教学内容。
(三)坚持因地制宜。尊重东盟国家文化、宗教与习俗,紧密对接合作国家的产业特点及职业教育状况开展资源建设。确保资源内容既符合合作国家的职业教育要求,又体现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
二、建设内容
(一)国际化课程
面向东盟国家职业学校学生、行业从业人员以及国内企业海外员工,进行教学和培训所需要的双语或多语种在线开放课程。国际化课程应按照产业发展水平和职业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覆盖课程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课程类型以实践操作和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主,学时在32—60之间。所属专业及专业大类不限。
(二)国际化教材(含培训教材)
面向东盟国家职业学校学生或企业员工开发的、满足培训和教学需要的双语或多语种正式出版教材(含培训教材),出版时间应为2019年1月1日(含)以后。
(三)国际化培训资源包
面向东盟国家企业员工,能满足东盟国家企业培训需求及短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模块化培训资源包。培训资源包应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技能等级证书或操作技能,体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满足技能提升需求,以技能操作训练为主,学时在16—48之间。所属专业及专业大类不限。
(四)国际化教育标准
面向东盟国家学校或企业,符合东盟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教育需求的、已被东盟国家采纳认证和推广应用的专业、课程、实习实训、教学条件、师资、培养培训、校企合作标准以及包含以上各要素的标准组合。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项目内容须进行翻译,提供双语(中文+其他语言)版本。未经过翻译或部分翻译的项目不纳入评审。
(二)同一内容不得以不同的项目申报。
(三)国际化教育标准须获得东盟国家政府机构、国际组织或相关行业协会认证,已纳入东盟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或职业资格框架,或者获得相关国际教育组织、行业协会或国际赛事认定、采纳。国际化教育标准的项目数以获得认证的内容为准,如获得认证的是专业教学标准,其中涵盖了课程、实习实训、教学条件、师资等标准的内容,按照1个项目申报,不得拆散申报。须提供获得认证的佐证材料。
(四)已有境外使用且效果良好的项目,须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
(五)2023年已提交申报书的项目(详见附件7)自动作为此次申报候选,无需重复申报,如修改内容需重新提交《面向东盟国际化教育资源申报书》(附件1)并在《面向东盟国际化教育资源申报汇总表》(附件2)做好备注。
四、申报名额
(一)学校作为自治区“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可申报3门国际化课程,5个国际化培训资源包,4项国际化教育标准,国际化教材5本。
(二)除2023年已提交申报书项目外,各单位还可申报3门国际化课程,3个国际化培训资源包,2项国际化教育标准,国际化教材3本。
五、材料报送
请各单位将申报书、申报书汇总表(附件1—2电子档),于2024年7月8日前发至邮箱:395985296 @qq.com。学校收集评审后于7月30日前向教育厅报送。
未尽事宜,请与教务处联系,联系人及电话:朱达亮,18677191694;莫云娟,18077787440。
附件: 1.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三批面向东盟国际化职 业教育资源建设工作的通知
2.面向东盟国际化教育资源申报书
3.面向东盟国际化教育资源申报汇总表
4.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培训资源包建设指标
5.国际化教材建设指标
6.国际化教育标准建设指标
7.2023年面向东盟国际化教育资源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