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技能实训》是三年制高职机械类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是一门基于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简单到机械加工典型零件项目为载体的实践专业技术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和技能。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技术测量与互换性技术等课程为本课程基础,和后续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一起构成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为后续的毕业综合实践做准备。
课程贯彻工学结合的理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结合专业教学经验与专业工作过程特点,对机械加工相关的就业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准绳,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学习领域为课程主线,以各种机加工工种的工作过程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从学生的认知与技能特点出发,采用由易到难与设计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教学;通过学习领域、知识点、技能点的典型案例分析与讲解等情境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掌握机械加工的专业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实际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
一、《机加工技能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经过工作过程导向下的机械加工典型零件加工实操训练,使得高等职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了解机加工实训的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使用机械加工相关的资料手册和工程标准初步编写机械加工艺文件,培养学生具备初步操作机械加工典型设备的技能,为学生日后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1.能够理解常用机械加工各种典型设备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和加工范围,能初步掌握结合相关工艺手册制定简单典型机械加工零件合理的加工工艺规程的技能;
2.能够协调机械加工设备跟机械典型工具夹之间的关系,具备选择合理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
3.能够初步掌握机械加工典型设备操作方法,具备独立进行简单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质量检测与分析;
4.能够初步选择合适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对典型零件进行定位装夹;
5.熟悉机械加工特点,能够严格按照实训6S管理进行实训作业和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说明:本课程包括四个工种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之间前后关联;学习情境内包含若干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之间是有机统一的。
(一)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时分配
表1 课程学习情境、学习内容、课时分配表
序号
|
学习情境
|
实训教学内容
|
学生实操内容
|
学时分配
|
理论
|
实践
|
小计
|
1
|
车工技能操作
|
1.机加工基础知识;
2.常用车工刀具;
3.车端面、外圆和阶台;
4.车圆锥;
5.圆柱孔的加工;
6.滚花加工;
7.切槽与切断;
8.车普通三角螺纹。
|
1.普通车床操作;
2.典型车刀刀具的刃磨操作;
3.典型台阶轴加工;
4.典型锥形轴加工;
5.典型套类零件加工;
6.典型花纹零件加工;
7.切槽与切断加工;
8.典型螺纹轴加工
|
10
|
20
|
30
|
2
|
铣工技能操作
|
1.铣平面及相关联垂直面;
2.常用的铣削刀具
3.铣阶台;
4.铣直角沟槽;
5.分度加工.
|
1.典型平面零件加工;
2.典型立铣刀的刃磨;、
3.典型阶台零件铣削加工;
4.典型槽类零件铣削;
5.典型分度类零件加工。
|
8
|
22
|
30
|
3
|
刨工技能操作
|
1.刨削基础知识;
2.刨平面
|
1.刨床空机操作;
2.刨平面零件
|
2
|
4
|
6
|
4
|
磨工技能操作
|
1.磨外圆;
2.磨平面;
|
1.磨轴类零件;
2.磨平面型零件
|
2
|
4
|
6
|
5
|
典型综合零件加工实践与工艺分析
|
1.典型机械零件加工艺分析;
2.典型机械零件设备选择与加工实践;
3.典型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检测与分析。
|
1.典型机械零件工艺规程制订;
2.典型机械零件加工;
3、典型机械零件加工质量分析
|
3
|
15
|
18
|
课时总计
|
25
|
65
|
90
|
(二)学习情境设计
表2 学习情境设计一览表
情境一
|
车工技能操作
|
学时
|
30
|
学习目标
|
1.掌握普通车床的基本操作;
2.初步掌握典型轴类、套类和螺纹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加工实践;
3.初步掌握典型车床工装夹具的定位安装方法,懂得零件安装过程校正方法;
4.初步掌握典型车工零件的质量检测与分析方法。
|
教学任务
|
给定零件样品或图纸,分析其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定位夹具和测量工具;按图样进行车削加工;对车削零件进行检测和质量分析。
|
教学设计
|
理论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1.机加工基础知识;
|
1
|
|
普通机床操作实训车间多媒体教室
|
2.常用车工刀具;
|
2
|
|
3.车端面、外圆和阶台;
|
1
|
|
4.车圆锥;
|
1
|
|
5.圆柱孔的加工;
|
1
|
|
6.滚花加工;
|
1
|
|
7.切槽与切断;
|
1
|
|
8.车普通三角螺纹。
|
2
|
|
实践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1.普通车床操作;
|
1
|
|
普通机床操作实训车间车工教学区
|
2.典型车刀刀具的刃磨操作;
|
4
|
|
3.典型台阶轴加工;
|
3
|
|
4.典型锥形轴加工;
|
3
|
|
5.典型套类零件加工;
|
3
|
|
6.典型花纹零件加工;
|
1
|
|
7. 切槽与切断加工;
|
1
|
|
8.典型螺纹轴加工
|
4
|
|
情境二
|
铣工技能操作
|
学时
|
30
|
学习目标
|
1.掌握普通铣床的基本操作;
2.初步掌握典型平面、阶台、槽类零件和分度的铣削加工工艺分析和加工实践;
3.初步掌握典型铣床工装夹具的定位安装方法,懂得零件安装过程校正方法;
4.初步掌握典型铣工零件的质量检测与分析方法。
|
教学任务
|
给定零件样品或图纸,分析其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定位夹具和测量工具;按图样进行铣削加工;对铣削零件进行检测和质量分析。
|
教学设计
|
理论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1铣平面及相关联垂直面;
|
2
2
|
|
普通机床操作实训车间多媒体教室
|
2.常用的铣削刀具
|
|
3.铣阶台;
|
1
|
4.铣直角沟槽;
|
1
|
5.分度加工.
|
2
|
实践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1.典型平面零件加工;
|
4
|
|
普通机床操作实训车间铣工教学区
|
2.典型立铣刀的刃磨;
|
4
|
3.典型阶台零件铣削加工;
|
4
|
4.典型槽类零件铣削;
|
4
|
5.典型分度类零件加工。
|
6
|
情境三
|
刨工技能操作
|
学时
|
6
|
学习目标
|
1.了解牛头刨床的基本操作;
2.初步掌握刨平面的方法;
|
教学任务
|
给定零件样品或图纸,分析其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定位夹具和测量工具;按图样进行刨削加工;对铣削零件进行检测和质量分析。
|
教学设计
|
理论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1.刨削基础知识;
|
1
|
|
普通机床操作实训车间多媒体教室
|
2.刨平面
|
1
|
实践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1.刨床空机操作
|
1
|
|
普通机床操作实训车间刨工教学区
|
2.刨平面
|
3
|
情境四
|
磨工技能操作
|
学时
|
6
|
学习目标
|
1.掌握平面磨和外圆磨床的基本操作;
2.了解磨削加工特点及应用范围;
3.初步学会磨削简单外圆和平面零件;
4.初步掌握典型磨削零件的质量检测与分析方法。
|
教学任务
|
给定零件样品或图纸,分析其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定位夹具和测量工具;按图样进行磨削加工;对磨削零件进行检测和质量分析。
|
教学设计
|
理论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1. 磨平面
|
1
|
|
普通机床操作实训车间多媒体教室
|
2.磨外圆
|
1
|
实践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1.磨平面
|
2
|
|
普通机床操作实训车间磨工教学区
|
2.磨外圆
|
2
|
情境五
|
典型综合零件加工实践与工艺分析
|
学时
|
18
|
学习目标
|
1.初步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工艺分析方法;
2.初步掌握典型机械零件加工选择合适设备和实践加工;
3.初步掌握典型机械零件工装夹具的定位安装方法,懂得零件安装过程校正方法;
4.初步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质量检测与分析方法。
|
教学任务
|
给定零件样品或图纸,分析其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定位夹具和测量工具;按图样进行机械加工;对机械加工零件进行检测和质量分析。
|
教学设计
|
理论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1.典型机械零件加工艺分析;
|
2
|
|
普通机床操作实训车间多媒体教室
|
2.典型机械零件设备选择与加工实践;
|
0.5
|
3.典型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检测与分析。
|
0.5
|
实践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1.工艺规程制订
|
2
|
|
普通机床操作实训车间
|
2.典型机械零件加工
|
12
|
3.典型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检测与分析。
|
1
|
三、实习安全技术
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培养学生机加工技能实训的安全知识:
(一)一级安全教育—— 由学院领导负责集中教育。
(二)二级安全教育——由实训中心主任负责现场安全教育并考核。
(三)三级安全教育——由现场各工种指导教师负责教育安全操作,考核通过后才能开始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