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下午,我院在1+X新能源汽车装配与测试培训室召开“2022级人才培训方案、课程标准修订研讨会”,我院临时负责人(院长)彭朝晖教授出席会议,会议由我院教学副院长林世明主持,交通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参会。
会上,林世明副院长首先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及教育厅《全面推进广西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桂教高教〔2020〕7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他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因此,一定要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通过深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自觉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随后,林副院长从什么是课程思政、如何开展课程思政以及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修订具体工作要求等三个方面作了详细说明和具体工作部署:一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二是要在课程教学标准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合理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以及体现在学生课程考核的知识当中。三是各专业负责人要积极通过研讨会、集体备课会等形式,组织老师研讨,努力加快推进202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的修订和上报工作。
我院临时负责人(院长)彭朝晖教授在会上作了讲话,他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要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要坚持德技并修,以德为先(职教20条),所有课程都应该积极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要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全体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提振信心、理直气壮地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切实担负起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协同配合共同做好“三全育人”格局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彭朝晖教授结合我院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我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所取得的初步成效表示了肯定,并针对工作提出两点具体工作要求:一是广大专业教师要自觉承担起“课程思政”工作的主体作用,要把“教书”与“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自觉主动在课程教学中发挥育人职责。二是全部课程都要明确育人要素,全体教师都要明确课程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要体现育人效果,各方联动,紧密协调,努力构建“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局面,推动我院“三全育人”工作更上新的台阶。
会议最后,各专业负责人就“如何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我院202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各门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中,纷纷谈看法、提建议、讲对策,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从而为积极推进我院“三全育人”工作成效及加快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