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弘毅 知行合一
当前时间:
开云kaiyun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足访红迹,赓续薪火”我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4-07-22 16:30来源: 作者:史孝花

近日,为进一步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同向而行、深度融合,帮助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开云团委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汽车工程学院组织青年学生成立“足访红迹,赓续薪火”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由汽车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史孝花、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庞家榆老师带领,前往柳州市柳州工业博物馆、宝骏基地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领略龙城魅力,感悟发展脉搏—柳州工业博物馆

活动开始,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来到了柳州工业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工业之光照映红色记忆,创新发展共绘柳州画卷”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柳州工业发展历程的深刻探索,更是对红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双重致敬。同学们通过参观展品、阅览资料,深入了解柳州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感受到柳州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博物馆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卷,缓缓展开在学子们面前。从上世纪20年代柳州民营工业的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后柳州木材防腐厂、柳州锌品厂等企业的崛起,再到“一五”计划期间柳州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广西之首的辉煌历程,博物馆内的每一个展品、每一段文字都诉说着柳州工业发展的艰辛与荣耀。学子们被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深深吸引,纷纷驻足观看,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大家纷纷表示,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柳州经济的快速增长,也铸就了柳州人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工匠精神,值得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学习。

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对柳州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红色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他们纷纷表示,将把在博物馆学到的知识和精神融入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同时,他们也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工业精神的重要性,并表示将积极投身到非遗传承和红色教育的实践中去,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走进“宝骏”基地,探寻柳州“智造”—宝骏基地

接着,社会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宝骏汽车基地,感受柳州工匠精神。同学们首先走进宝骏厂史展厅,感受工业企业文化发展历程,大家领悟到了工匠和劳模精神及企业家精神。

一、参观展厅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却体现了一个优秀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在宝骏厂史展厅,社会实践团成员们目睹了现代化的造车过程,这里,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严谨与精准,每一条生产线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队员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中得知了五菱造车的发展历程,五菱汽车历经数次转型,不断发展和壮大,从当时的一个小型地方国企,成长为今天的千亿级现代化企业的传奇历史,队员们为柳州汽车企业感到骄傲与自豪。

通过观看视频,实践团成员们了解企业“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理念及五菱新能源的发展历程,深入体会精益求精的精神,感受到了一代代柳州人的无私奉献的坚守才铸就了柳州工业今日的辉煌,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播种下一颗科技报国梦想的种子。

二、“造车”体验

在新能源展厅里,实践团成员们直观地感受现代汽车的魅力,感受科技创新、“工匠精神”赋能“中国智造”的磅礴力量。通过对总装车间生产线的参观,实践团成员们对汽车生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深刻认识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理解了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性。

实践团成员们目睹了汽车从零部件到整车的神奇蜕变,感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巨大魅力。在亲手操作环节,实践团成员们更是跃跃欲试。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他们亲手参与了汽车制造的环节,固位板安装轴架、铁轴上安装齿轮、铁轴穿入轴架……学用结合,体验感满满!每一次尝试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汽车制造的原理和技术,也让他们对科技的力量有了更直观地感受。最后,大家还亲手拼装了新能源小汽车模型,积极践行了创新精神。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们受益匪浅,收获颇深。希望同学们不断践行“自强弘毅 知行合一”的校训,深刻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

一审一校| 张喆
       二审二校| 覃媛
       三审三校| 彭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