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汽车工程学院暑期科普实践基地迎来70余名“小小工程师”。这场以“新能源·智能车·创未来”为主题的研学活动,通过“理论+实操”双轨模式,为青少年搭建起感知汽车科技魅力的互动平台。

活动伊始,李梦萌同学以 “科技如何改变出行” 为切入点,结合基地丰富的教具资源,生动对比了新能源汽车、燃油车的核心差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智能汽车的技术原理。为让抽象知识更易理解,李梦萌同学特别播放基地原创的智能汽车科普动画片,片中以拟人化的 “汽车小博士” 形象,幽默展现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场景,激发孩子们对汽车科技的浓厚兴趣。

最具创意的当属“智能小车DIY工坊”。在汽车先锋社学生技师的指导下,小学员们化身“微型工程师”。在汽车科普基地的实践操作区,时尚汽车先锋协会的志愿者们早已备好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智能小车模型套件 —— 内含车轮、车身、微型电机及简易线路组件。在志愿者的手把手指导下,孩子们分组协作,有的专注拧动螺丝固定车身,有的仔细衔接电路接口,在动手过程中直观感受机械结构与电路原理的奥秘。小组间的互帮互助不仅提高了拼装效率,更让孩子们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正是基地研学活动中 “实践育人” 理念的体现。


此次研学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汽车工程学院依托 “科教融汇平台” 建设汽车科普基地的重要成果,也是学院推进 “双高” 任务、服务青少年科技启蒙教育的具体举措。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科普基地的研学课程体系,结合汽车产业前沿技术,设计更多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活动,让汽车科普基地成为点亮青少年科学梦想的重要平台,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
一审:苏娇萍
二审:莫荣珍
三审:王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