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二:
“四教同心圆”诊改方法指导下
“逐环诊断,逐环提升”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
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被项目组选取作为研究与实践“四教同心圆”辅助诊改法的中职院校试验样本。该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于2014获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以下简称“国改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立项,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6年,教育部教职成司发布了《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学校开始探索运用“四教同心圆”教学诊改方法指导专业建设全过程,“逐环诊断,逐环提升”,专业建设成果显著。
1.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动态调整“该教的”
学校成立了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对相应职业岗位调研分析及论证,明确了专业“该教的”,并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每年组织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结合合作企业对订单班人才培养规格的不断变化,动态修订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定位和毕业生质量标准等,最终形成适应汽车技术形态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该教的”能真实反映市场实际需求。
2.△1的诊断与提升(△1=“该教的”–“能教的”)
经过研究分析,影响△1的要素有实训实习条件、师资条件、教材及信息化资源库等。
(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优化实训条件
先后与德国博世、美国PPG、中德诺浩、上海景格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多个校内实训基地,与“北京现代”公司合作共建校中厂——“北京现代全越店”,使校内实训基地“能教的”学习项目更贴合企业提出的“该教的”工作项目。
(2)引进名师,引领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学校通过向南宁市人民政府申请在本专业设立“特聘专家岗”的形式,成功的以“南宁市特聘专家”身份将广西职业教育领域唯一一位汽车专业国家级教学名师“柔性引进”,成为本专业“特聘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业教师团队整体能力提升。
依托南宁市人才引智平台,近五年从高校和行业企业引进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能工巧匠共18名;获自治区教育厅认定的“双师型”教师21名,另有23位专业教师持有汽车维修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教师参加每年的南宁市或广西区专业教师基本功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陈健健、李文雄、张均超同志成为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
师资队伍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使专业教师“能教的”更贴近行业企业要求“该教的”。
(3)教材及教学资源开发
时刻关注汽车维修行业的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动态调整专业课程标准,并以此为据校企合作开发《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车身修复》等6本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建设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4门网络课程;开发了“VVT机油控制阀检测”、“安装连杆轴承”、“驾驶位安全气囊的拆装”等26个微课资源。为缩小△1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2的诊断与提升(△2=“该教的”–“所教的”)
经过研究分析,影响△2的要素有教师责任心、教学监管等。
(1)“教师幸福工程”提升教师责任心
学校通过实施“教师幸福工程”计划,让教师对学校有了归属感,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认同感,使其更热爱自己的专业教学工作,形成了把“所教的”无限趋向于“能教的”内趋动力。
(2)完善监管制度,监控“所教的”
学校制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每学期开展期初、期中、期未三次教学检查,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执行。教务处定期以推门听课的方式进行检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把控。学生每学期期末在《教学评测管理系统》上对各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分,意见汇总后交由教研组内部讨论进行整改。有效的监管制度,确保了教师将“能教的”转变成“所教的”。
4.△3的诊断与提升(△3=“该教的”–“教会的”)
经过研究分析,影响△3的要素有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等。
(1)上好“开学第一课”,形成学习内动力
从2016年开始,学校会针对各专业特点,在新生开学第一周,聘请相关的企业人员或优秀毕业生对新生上“开学第一课”,向新生介绍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帮助学生建立对行业的自信,对职业的认同,形成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内驱动力。
(2)以培促改,提升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能力
组织教师参加由上海景格、同济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南宁师范大学等举办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培训班,使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得到了提升。教师通过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要学”转变成了“想学”和“会学”,从而使学生“学会”。
(3)三方评价教学效果,以“学会”印证“教会”
利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中德诺浩班)等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吸收企业人员参与教学效果评价,建立企业、教师、学生三方评价制度,科学、精准的测评到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以学生“学会的”印证教师“教会的”。
5.丰硕的实践成果
当“该教的”“能教的”“所教的”“教会的”领域不断扩大,△3趋于零时,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专业建设硕果累累。
(1)2018年,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验收;
(2)2018年,获评自治区第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五星级学校”;
(3)2018年,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获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4)2019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获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
(5)2020年学生代表广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职组车身修理赛项”比赛获一等奖。
6.经验启示
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开展专业教学诊改之前,通过国改示范校重点专业的项目建设,已具备了较好的专业建设基础。本案例给已经具备较好条件的专业,如何运用“四教同心圆”教学诊改方法进行全面优化再升级,通过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来无限贴近市场需求,提供了一份成功的参考样本。